时间: 2025-04-27 04:0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2:03
原文展示:
演绎吟 何者谓知者,知音只在心。 肝脾无效验,锺鼓漫搜寻。 既若能开物,何须更鼓琴。 来仪非为凤,只是感人深。
白话文翻译:
什么是真正的知者?知音只存在于内心。 肝脾的效验无用,钟鼓的搜寻徒劳。 既然能够开启事物,又何必再弹琴。 来仪并非为了凤凰,而是深深感动人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和人生感悟。这首诗通过对比内心与外在的追求,强调真正的理解和知音在于内心的感悟,而非外在的形式和努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邵雍通过“知音只在心”一句,强调了内心的感悟和理解的重要性。诗中的“肝脾无效验,锺鼓漫搜寻”进一步强化了外在努力的无效性,暗示真正的知音和理解不应依赖外在的形式和手段。后两句“既若能开物,何须更鼓琴。来仪非为凤,只是感人深”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真正的理解和感动来自于内心的深刻体验,而非外在的华丽和炫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对人生和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真正的理解和知音在于内心的感悟,而非外在的形式和努力。通过对比内心与外在的追求,诗人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知音只在心”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的形式 B. 内心的感悟 C. 徒劳的寻找 D. 无效的努力 答案:B
“肝脾无效验,锺鼓漫搜寻”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外在的形式和努力是有效的 B. 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是重要的 C. 徒劳的寻找是必要的 D. 无效的努力是可取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