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31
旅次商山
作者: 赵嘏 〔唐代〕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
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于山水之间,却无处可问路。高耸的悬崖似乎让马车无法通行,而芳香的树木似乎在试图留住游人。每到日暮,猿猴和鸟儿陪伴着我,想起昔日京城的喧嚣与繁华。如今只剩下一根甘蔗已然失去,辜负了故乡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京洛尘”提到的“京”和“洛”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城市,象征着繁华与文明,而“芳树”、“猿鸟”则是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赵嘏,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与旅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嘏旅途中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融合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对都市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旅次商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役役依山水”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紧接着“何曾似问津”则渗透出一种孤独与迷茫。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用“断崖如避马”展现了旅途的艰难,而“芳树欲留人”则传达出自然对人的温情与吸引。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日夕猿鸟伴”表现了自然界的陪伴与孤独感,营造出一种对比,随之而来的“古今京洛尘”则让人联想到繁华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最后“一枝甘已失”使得全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园春天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役役依山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愉悦
“芳树欲留人”中的“芳树”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的美
C. 财富
诗人对“京洛尘”的思考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的反思与怀念
C. 对战乱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旅次商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