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3:35
漫书呈仲谋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漫来从宦著青衫,
秣马何尝解辔衔。
眼见人情如格五,
心知外物等朝三。
经时道上冲风雨,
几日樽前得笑谈。
赖有同僚慰羁旅,
不然吾已过江南。
我漫不经心地穿着青衫来朝廷做官,
马儿吃草的时候,怎么会懂得驾驭的道理呢?
眼看人情就像《周易》的五种卦象,
心里明白外面的事物就像早晨的三种状态。
在这条路上经历风雨的洗礼,
几天前在酒桌上欢声笑语。
幸好有同僚来慰藉我这个羁旅的人,
否则我早就已经回到江南了。
典故解析:诗中提及《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象征深奥的哲理与人情的变幻。此外,诗中提到的“江南”,常常被视为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著称。黄庭坚深受苏轼的影响,倡导“以诗抒情”的创作理念。
此诗写于黄庭坚仕途不顺、羁旅生涯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同僚友情的珍视。
《漫书呈仲谋》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作,展现了黄庭坚在官场生活中的迷茫与思考。诗中通过“青衫”与“秣马”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文人的软弱与外部环境的严酷。诗人以“人情如格五”表达对人情世故的看法,似乎在感叹世态炎凉。
“经时道上冲风雨”则描绘了他在仕途上经历的艰辛,尽管如此,他在“樽前得笑谈”的瞬间又感受到友谊的温暖。最后,诗人以“赖有同僚慰羁旅”总结了对友谊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慰藉成为他坚守下去的动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他兼具文人情怀与人生态度的复杂性。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归乡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青衫”象征什么?
A. 武人身份
B. 文人身份
C. 商人身份
答案:B
“秣马何尝解辔衔”意指什么?
A. 马懂得驾驭
B. 马在吃草,象征无奈
C. 马准备出征
答案:B
诗人对友情的态度是:
A. 不在乎
B. 珍视
C. 轻视
答案:B
黄庭坚与苏轼的诗歌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的无奈,而苏轼则更倾向于阐述个人的理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