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失紫竹柱杖颂》

时间: 2025-05-02 12:55:15

诗句

袁门西关失却柱杖,木平万载县里拾得。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何处待此左科禅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5:15

原文展示:

失紫竹柱杖
袁门西关失却柱杖,
木平万载县里拾得。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
何处待此左科禅客。

白话文翻译:

在袁门西关丢失了我的竹杖,
经过万载,竟在县里被捡到了。
这状况就像郑州的情况,突然出了曹门,
我不知道哪里再等候这位左科的禅客。

注释:

  • 袁门:指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今不可考。
  • 西关:指城市的西门。
  • 失却:丢失了。
  • 木平万载:可能指的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木材经过岁月依然存在。
  • 郑州:地名,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 曹门:比喻从某个门出去,可能暗指某种事情的结果。
  • 左科:可能指某种职位或身份,禅客为修行者。

典故解析:

  • 曹门:可能暗指历史上与曹操有关的故事,或是形容事情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 禅客:指的是追求佛教禅宗修行的人,常常与隐居或远行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一字子美,号山谷居士,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主张诗歌要有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音韵和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竹杖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丢失却又意外寻回,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机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竹杖的丢失与寻回,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丢失的情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竹杖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诗人生活与经历的象征。经过万载,它被重新拾得,仿佛在讲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诗人以郑州和曹门为比喻,表达了对偶然性的思考。郑州作为交通要道,象征着人生的种种可能,而曹门的突现则暗示了生活中意外的发生。最后,诗人提到的“左科禅客”,不仅是对身份的思考,也暗含了对自我修行的追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袁门西关失却柱杖:在袁门西关丢失了我的竹杖,直接点出诗人所面对的困境。
  2. 木平万载县里拾得:经过万载,竹杖仍在县里被找到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交错。
  3.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用郑州和曹门的比喻,表达意外的情境与人生的变幻。
  4. 何处待此左科禅客: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突显了生命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杖比作人生的经历,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失落与获得。
  • 对仗:如“失却柱杖”和“县里拾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黄庭坚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杖:象征人生的经历与支撑。
  • 袁门:暗示生活的起点。
  • 郑州:象征交通与机遇。
  • 曹门:象征意外的发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失物是什么? A. 箭
    B. 竹杖
    C. 书本
    D. 笔

  2. “白话文翻译”中竹杖被捡到的地方是? A. 郑州
    B. 袁门
    C. 县里
    D. 曹门

  3. 诗中提到的“左科禅客”是什么身份? A. 学者
    B. 官员
    C. 禅修者
    D. 商人

答案:

  1. B. 竹杖
  2. C. 县里
  3. C. 禅修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杜甫,两者都在诗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但黄庭坚更注重细节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查询

自咏 近村民舍小饮 杭头晚兴严州 露坐 杂感 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 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西村暮归 残雨 放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对折 奋翮 包含瑟的词语有哪些 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冷声冷气 一己之私 骨字旁的字 沙参 掩耳而走 折文旁的字 锱铢较量 娇奢 色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言字旁的字 苦心积虑 稍关打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