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47
原文展示:
赠毛生 杨基 〔明代〕 丈夫遇知己,胜如得美官。 栖栖无聊中,握手意便欢。 古来豪杰人,所就非一端。 狂言与危行,初若不可干。 从容两阵间,一语九庙安。 狐貉不外饰,而足御大寒。 嗟嗟陇西李,愿识荆州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丈夫遇到知己,比得到一个好官职还要好。在无聊的生活中,握手之间就能感到快乐。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成就不是单一的。他们的狂言和危险行为,起初似乎难以接受。但在两军对峙之间,一句关键的话就能使国家安定。狐狸和貉子的皮毛不需要外在的装饰,就足以抵御严寒。唉,陇西的李先生,希望能认识荆州的韩先生。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这首诗可能是杨基在表达对友人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知己的重视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基在与友人毛生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得美官”与“遇知己”的价值,强调了知己的重要性。诗中“握手意便欢”一句,简洁地表达了与知己相聚的快乐。接着,诗人通过“古来豪杰人”的描述,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他们的“狂言与危行”虽然起初难以接受,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诗人通过“狐貉不外饰”的比喻,说明了真正的价值不需要外在的装饰,而“愿识荆州韩”则表达了对更高层次交往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珍视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强调知己的重要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更高层次交往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丈夫遇知己,胜如得美官”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得到好官职比遇到知己重要 B. 遇到知己比得到好官职重要 C. 官职和知己一样重要 D. 官职和知己都不重要 答案:B
“狐貉不外饰,而足御大寒”中的“狐貉”比喻什么? A. 真正的价值 B. 外在的装饰 C. 抵御严寒的能力 D. 狐狸和貉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