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亲故》

时间: 2025-05-07 09:34:20

诗句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4:20

原文展示

漳南罢郡如之任,
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
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
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
又应何处救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漳南地区,官员的职责已经结束,二十四个州的人民纷纷前来迎接他。停靠在岸边的船上,旗帜飘扬,邮差恭敬地拜见;在连绵的山峦中,风雨交加,行人艰难跋涉。月光下,我倚着船桨在渔浦吟唱,花影下,我骑马醉卧于凤城。此时圣主在思虑治理之事,又该在哪里去救助苍生呢?

注释

  • 漳南:指的是漳州南部地区。
  • 罢郡:指的是官员辞去职务。
  • 二十四州:泛指周围的众多州县。
  • 泊岸:停靠在岸边。
  • 旗幡:指的是船上的旗帜。
  • 邮吏:指的是负责传递消息的官吏。
  • 探人行:在风雨中探寻行人。
  • 倚棹:依靠船桨。
  • :吟唱。
  • 醉凤城:可能是指漳州的一个地方,描绘了醉意朦胧的景象。
  • 圣主:指的是当时的皇帝。
  • 苍生:老百姓,人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子猷,号香山,唐代诗人,生于长安,后居于福建。方干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方干任漳州郡守期间,表达了他对离任的感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方干在漳南任职期间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即以“罢郡”引入,表达了他对即将离任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景象,二十四州的人们前来迎接,显示了他在任期间的威望和影响力。

“泊岸旗幡邮吏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用“旗幡”与“邮吏”的意象,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与依依不舍。接下来的“连山风雨探人行”,则展现了自然的变幻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风雨中艰辛的生活。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的吟唱与醉意,表现了他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圣主此时思共理”,则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百姓生计的关心。诗的结尾发出感慨,询问圣主应如何拯救苍生,表达了对人民困苦的深刻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展现了方干作为一位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漳南罢郡如之任:表达了离职的情景,特指在漳南地区辞去官职。
  2. 二十四州相次迎:描绘周围各州人民的热情迎接。
  3. 泊岸旗幡邮吏拜:生动描写在岸边迎接的情景,体现人们的尊重。
  4. 连山风雨探人行:描绘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暗示生活的艰辛。
  5. 月中倚棹吟渔浦: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沉醉。
  6. 花底垂鞭醉凤城:展现醉意朦胧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圣主此时思共理:提及皇帝对治理国家的思考,表现政治关怀。
  8. 又应何处救苍生:发出对百姓困境的忧虑,表达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泊岸旗幡”与“连山风雨”形成对仗。
  • 拟人:将风雨描绘成探寻人行,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将人们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起点,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漳南:象征着离别与责任。
  • 二十四州:象征着人们的热情与团结。
  • 泊岸:象征着平静的离别时刻。
  • 旗幡:象征着尊重与荣耀。
  • 月中: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苍生:象征着广大人民的苦难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干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州”指的是?

    • A) 二十四个国家
    • B) 二十四个州县
    • C) 二十四个城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B) 对苍生困境的忧虑
    • C) 对个人成就的骄傲

答案:

  1. B) 唐代
  2. B) 二十四个州县
  3. B) 对苍生困境的忧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李白《将进酒》: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方干与杜甫:方干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现实与苦难。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关心社会与人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干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声声慢(府判生辰) 汉宫春·讲柳谈花 蝶恋花·乱叠青钱荷叶小 青玉案(压波觞客) 鹧鸪天·只惯娇痴不惯愁 探春令(元夕) 蝶恋花(宁都半岁归家,欲别去而意终不决也) 醉蓬莱·正金风无露 浣溪沙(腊梅) 潇湘夜雨·灯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乛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木开头的成语 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翻然改悟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固然 役养 主忧臣辱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松心契 黎民百姓 阜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赢虚 秂礼 人中骐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