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7:51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方干 〔唐代〕)
此日因师话乡里,
故乡风土我偏谙。
一枝竹叶如溪北,
半树梅花似岭南。
山夜猎徒多信犬,
雨天村舍未催蚕。
如今休作还家意,
两须垂丝已不堪。
今天因为和老师谈起乡里,所以我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特别熟悉。一枝竹叶就像溪水北边的样子,半树梅花则像岭南的风景。山里的夜晚,猎人们有许多信任的犬子,雨天里村舍也还没有催着蚕去忙碌。如今不再想着回家的事情,只有两鬓已然斑白,已然无法承受。
在唐代,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乡土情怀来表达个人情感,诗中的竹叶和梅花不仅描绘了自然,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方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写乡土风情和人情世故,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方干在师长的引导下,回忆起故乡的风土人情。身处他乡的他,似乎对故乡的事物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诗中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写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在这首诗中,方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他通过竹叶和梅花的比喻,将故乡的风光与他人的生活场景相互照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的生活气息,也引发了诗人对乡土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更是将个人的感受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时间流逝中逐渐变老,无法再回到那个充满生机的故乡。这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使整个诗歌充满了淡淡的哀伤与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乡土的描写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无奈。
“此日因师话乡里”中的“因师”指的是:
A. 因为朋友
B. 因为老师
C. 因为家乡
“两须垂丝已不堪”中“垂丝”是指:
A. 头发
B. 眼泪
C. 衣服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吗?
A. 是
B. 否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方干的《与乡人鉴休上人别》更多地关注乡土生活的细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整体思念。两首诗在情感上都有对故乡的向往,但表现形式和关注点不同,前者更具个体情感,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