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夕高峣早起》

时间: 2025-05-03 01:01:36

诗句

独向高峣宿,遥闻水寺钟。

疏灯青耿壁,斜月翠沉峰。

星点萤穿竹,潮音鹤舞松。

明湖开晓镜,倒影木芙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01:36

原文展示:

独向高峣宿,遥闻水寺钟。
疏灯青耿壁,斜月翠沉峰。
星点萤穿竹,潮音鹤舞松。
明湖开晓镜,倒影木芙蓉。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在高峣山上住宿,远远听到水边寺庙的钟声。
稀疏的灯光映照在青色的墙壁上,倾斜的月光洒在青翠的山峰上。
星星点点的萤火虫穿梭在竹林中,潮水的声音伴随着鹤在松树间起舞。
明亮的湖面像晨镜一样展开,倒映出木芙蓉的身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峣: 高耸的山峰。
  • 水寺: 指临水而建的寺庙。
  • 疏灯: 灯光稀疏。
  • 青耿壁: 青色的墙壁,耿直而清晰。
  • 斜月: 斜挂的月亮。
  • 翠沉峰: 青翠的山峰被月色笼罩。
  • 星点: 星星闪烁。
  • 萤穿竹: 萤火虫穿行于竹林。
  • 潮音: 潮水的声音。
  • 明湖: 明亮的湖面。
  • 晓镜: 清晨的镜子,比喻湖面平静如镜。
  • 木芙蓉: 一种花,生长在水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山水意象与道教文化有深厚的渊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重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院修撰,以诗文闻名,晚年因政治原因遭贬,死于流亡生涯。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的一个清晨,诗人独自一人住在高峣山上,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夕高峣早起》是一首描写秋晨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独处高山之巅时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美。诗的开头“独向高峣宿”,通过“独”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情怀,同时也引出了接下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的意象“遥闻水寺钟”将诗人置于山水相间的环境中,寺庙的钟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带来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通过“疏灯青耿壁”的描写,诗人描绘了夜晚灯光与墙壁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斜月翠沉峰”则以月光与山峰的对比,营造出一幅优雅的秋夜图景。星星和萤火虫的意象,进一步丰富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最后“明湖开晓镜,倒影木芙蓉”,则将秋晨的湖面与芙蓉花的倒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优雅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大自然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向高峣宿:我独自一人住在高耸的山峰上,表明诗人的孤独。
  2. 遥闻水寺钟:远远听到水边寺庙的钟声,描绘出环境的宁静和悠远的声音。
  3. 疏灯青耿壁:稀疏的灯光映照在青色的墙壁上,营造出夜晚的幽静。
  4. 斜月翠沉峰:倾斜的月光照在青翠的山峰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5. 星点萤穿竹:星星和萤火虫在竹林间闪烁,展现出自然的细腻和生机。
  6. 潮音鹤舞松:潮水的声音伴随着鹤在松树间的舞动,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7. 明湖开晓镜:明亮的湖面像晨镜一样展开,展现出清晨的宁静。
  8. 倒影木芙蓉:湖面倒映出木芙蓉的身影,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晓镜”,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在孤独中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峣: 象征着高远与孤独。
  • 水寺钟: 代表着宁静与悠远的时光。
  • 疏灯: 体现夜晚的孤寂与温暖。
  • 斜月: 象征着宁静与优雅。
  • 木芙蓉: 代表着清晨的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峣”指的是: A. 低矮的山峰
    B. 高耸的山峰
    C. 河流
    D. 森林

  2. “遥闻水寺钟”中的“遥闻”意指: A. 听得清晰
    B. 听不到
    C. 远远听到
    D. 听到很近

  3. “明湖开晓镜”中的“晓镜”比喻的是: A. 镜子
    B. 湖面
    C. 太阳
    D. 月亮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通过意象的对比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杨慎的《秋夕高峣早起》则在孤独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呈现出诗人在自然中反思人生的境界。两首诗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杨慎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剪梅 一剪梅 唤云辑多幅月影月饼图片遥贺中秋赋此为谢 一剪梅 庚戌元夕饮文远家 一剪梅•答贻上饷酒 一剪梅 和漱玉词 一剪梅 题五层楼图 一剪梅 六月望 一剪梅 送冯德英 一剪梅 别意 一剪梅 其二 民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贤使能 横行介士 士字旁的字 帷子 比字旁的字 超然远引 包含盖的成语 光焦度 一聚 支条 如鲠在喉 田畈 惟施是畏 歹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