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2:37:54

诗句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7:54

原文展示: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洛阳的下面,抬头就能看到嵩山。
在茱萸节这天,情感在自然的变化中悄然滋生。

注释:

  • 家居:居住,通常指长期居住的地方。
  • 洛阳: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今河南省,是历史文化名城。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 茱萸节:又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包括佩戴茱萸、登高等。
  • 情生造化间:情感在自然的变化中产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典故解析:

“茱萸节”源自古代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佩戴茱萸以驱邪避灾的说法。历史上,登高赏秋、饮菊花酒等活动与节日相伴,象征着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公瑾,唐代诗人,官至太常博士,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居住在洛阳,面对嵩山,感受到秋日的气息与节日的氛围。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抒发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节日的感悟。诗的开头“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洛阳的历史和嵩山的巍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接下来的“刻作茱萸节”则将时空拉向传统节日,茱萸的象征意义让人联想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最后一句“情生造化间”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感受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居洛阳下:表明诗人的居住地,洛阳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暗示着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 举目见嵩山:抬头就能看到嵩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大山的崇敬。
  • 刻作茱萸节:提到重阳节,表明时间背景,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 情生造化间:表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家居”与“举目”、“刻作”与“情生”等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虽然未直接使用比喻,但“情生造化间”可视为对情感与自然关系的隐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 嵩山:代表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茱萸:象征着节日的庆祝与对生命的珍惜。
  • 造化:指自然的变化,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答案:b) 唐代

  2. “茱萸节”是哪个传统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b) 重阳节

  3. 诗中提到的“嵩山”是中国的哪个名山? a) 泰山
    b) 华山
    c) 五岳之一
    答案:c) 五岳之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节日的感触,两者都体现了对于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感悟,但王维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张说则更注重自然与节日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唐彦猷挽词 其一 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 其二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二 温成皇后挽词二首 其二 醉后 朱楼 州学饯送解发进士 重阳日有美堂南望 中秋夕独坐望月 至睦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影响之见 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倦的成语 执爨 油浇火燎 斩蛇 刑吏 毋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力软筋疲 龠字旁的字 始终不懈 俗不堪耐 彘子孩儿 包含价的成语 碟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