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

时间: 2025-04-23 15:14:34

诗句

又过前溪访梵宫,人言此与老庄同。

是同是异谁知得,拟问山前无极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14:34

原文展示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
又过前溪访梵宫,人言此与老庄同。
是同是异谁知得,拟问山前无极翁。


白话文翻译

四月癸已的时节,我在浔阳馆停留,顺道经过濂溪,午餐是在杏溪的清虚庵享用的。
我又经过前溪,去拜访梵宫,听人说这与老庄的思想相通。
究竟是相同还是不同,谁能知道呢?我想去请教山前的无极翁。


注释

  • 癸已:指的是农历四月,癸为天干,已为地支,合起来用于纪年或记时。
  • 浔阳馆:指的是位于浔阳的一个馆舍,可能是诗人停留和游玩的地方。
  • 梵宫:指的是佛教寺庙,常用来形容清净和神圣的场所。
  • 老庄:指老子和庄子,代表道家思想。
  • 无极翁:可能是指一位道家隐士,象征智慧与深邃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梦阮,号瑶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以诗、词、文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情怀与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游历山水、探寻道理的时期。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佛道哲学的交融,表现出对人生真理的思考与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游历的叙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哲学之间的深刻联系。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四月的游历,浔阳馆与杏溪的自然景色交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梵宫,突出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传达出一种对超脱与清净的向往。诗中“是同是异谁知得”一句,展现了人对真理的无奈与困惑,体现了哲学思考的复杂性。

全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道家与佛教思想的相似与差异,表现出诗人对宇宙、生命的思索。最后提到的“无极翁”,不仅是对智慧的追寻,也是对道家思想的呼应,体现了诗人渴望获得更深层次理解的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过前溪访梵宫:再次经过前溪,去拜访一个神圣的寺庙。
  • 人言此与老庄同:人们说这里的思想和老庄的道理相同。
  • 是同是异谁知得:究竟是相同还是不同,谁能真正知道呢?
  • 拟问山前无极翁:我想去请教山前的无极翁,寻求答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同”与“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哲理性。
  • 隐喻:将“无极翁”用作智慧的象征,暗示对智慧与解答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真理的追寻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家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与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前溪: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梵宫:象征宁静与神圣的境地。
  • 无极翁:智慧与哲理的化身,代表对真知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极翁”象征着什么?

    • A. 年老的人
    • B. 对智慧的追求
    • C. 自然的力量
  2. “又过前溪访梵宫”中,“梵宫”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佛教寺庙
    • C. 一位诗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爱情
    • B. 人生哲理
    •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魏了翁与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魏了翁则更侧重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魏了翁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作品。
  • 《中国哲学史》:详细阐述了道家与佛教的思想背景。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题施议对新著 玉楼春 玉楼春·癸酉,一九三三年 玉楼春 喜晤绀弩 玉楼春 旧历闰六月十三傍晚作 玉楼春·王蛰堪以津门雅集分韵词见示,赋此奉酬,兼呈寇梦碧先生 玉楼春(落花) 玉楼春 瞿禅邮示新词,戏题 玉楼春 其二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言万语 臼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重生父母 众散亲离 四点底的字 汗开头的成语 汪洋恣肆 包字头的字 肀字旁的字 作谢 恐遭物议 大小米 道开头的成语 邻人 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尾骑 棉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