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6:38
《李参政生日二首》
作者:魏了翁
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拨初度,万象好颜色。
这首诗描写了清冷的湖面上,霜雁在寒风中飞翔,天空高远,老龙在冬眠。漫漫的海洋间,时运传递着消息。黄钟的音律在回响,即使枯萎的植物也能滋养大地。茅草生长,生机盎然,家门也同样开敞。以前在阴暗的地方发芽,却最终无法结果。能活下去是天意,这种道理在古老的根基上扎根。世俗的议论没有消减,世间的情感却十分喧嚣。喧嚣又有什么意义呢,秋天的云彩卷走了无踪。请您保护这美好的景光,春天的事业需要勤奋耕耘。明天,新的开始会带来万象更新。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180-1260),字梦得,号倚云,宋代诗人。其诗风简洁清新,常融入哲理思考,追求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李参政(李宗仁)庆贺生日而作,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李参政生日二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季节更迭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诗中运用“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等意象,描绘了冬季的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诗人转向“悠悠瀛海间”,表达时运流转的无常,暗示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在这首诗中,作者也通过“黄钟一龠回”的音乐意象,强调生命中的和谐与美好,即便在枯萎的状态下,依然有滋养生命的力量。诗中提到的“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则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虽努力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勤奋耕耘,迎接新的开始。结尾的“明朝拨初度,万象好颜色”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强调勤奋耕耘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春天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希望与努力
“明朝拨初度”暗示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珍惜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魏了翁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思考与自然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