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麟趾赞》

时间: 2025-05-07 09:49:14

诗句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有角而不触,仁哉麟哉。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触人,灭身辱亲。

呜呼,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14

原文展示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有角而不触,仁哉麟哉。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触人,灭身辱亲。
呜呼,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白话文翻译

麒麟有脚却不踢人,真是仁慈的麒麟啊!
它有定规却不反抗,真是仁慈的麒麟啊!
它有角却不攻击,真是仁慈的麒麟啊!
而如今的人,因一时的愤怒去伤害他人,最终自灭身亡,辱没亲人。
唉,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注释

  • 麟(lín):指麒麟,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仁慈和美德。
  • 踶(dí):踢、蹬。
  • 抵(dǐ):抵抗、反抗。
  • 触(chù):攻击、触碰。
  • 忿(fèn):愤怒、恼怒。
  • 灭身(miè shēn):自我毁灭。
  • 辱亲(rǔ qīn):辱没亲人,给亲人带来耻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麒麟”,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仁德与智慧。麒麟的形象常被用来比喻理想的人才或品德高尚的人。诗中通过对麒麟特质的描述,反衬出当代人的暴戾与愤怒,表现出对人性堕落的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士,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老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笔锋独到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见长。

创作背景

《麟趾赞》创作于黄庭坚对社会人性观察的基础上,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借麒麟的仁德,呼唤人们要有仁爱之心,反思当代人因一时激动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诗歌鉴赏

《麟趾赞》通过对麒麟的描绘,展现了高尚品德与人性之间的对比。麒麟的特质是温和、仁慈、不伤害他人,而当代人却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做出伤害他人的愚蠢行为。诗中反复强调“仁哉麟哉”,不仅是对麒麟的赞美,也是对人性的反思与警醒。全诗结构简洁,情感真挚,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黄庭坚以“人中有兽,兽中有人”来总结,直指人性中野蛮的本性与理智的冲突,表达了对人类道德沦丧的忧虑。他希望人们能够从麒麟的仁德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的行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伦理道德情怀,具有很强的警世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

    • 描述麒麟有脚却不伤害他人,表现出其仁爱之心。
  2. “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

    • 指麒麟有固定的道德准则却不与人争斗,展现其宽容大度。
  3. “有角而不触,仁哉麟哉。”

    • 麒麟虽然有角却不攻击他人,强调其温和。
  4. “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触人,灭身辱亲。”

    • 反观现代人,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他人,最终导致自我毁灭与对亲人的羞辱。
  5. “呜呼,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 以感叹句总结,指出人中有兽性,兽中却有人性。

修辞手法

  • 反复:在诗中多次重复“仁哉麟哉”,强调麒麟的特质与人性的对比。
  • 对比:通过麒麟与现代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道德缺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麒麟的仁德为核心,探讨人性与道德,警醒世人应当追求仁爱,克制愤怒,修身齐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仁德、高尚的品德。
  • :代表人性中的负面情绪,反映出愤怒带来的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麒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野兽
    • B) 仁德
    • C) 暴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今之人,一朝之忿以____人”,请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反复强调的“仁哉麟哉”表示对人类的批评。(对/错)

答案

  1. B) 仁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反映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关注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 《麟趾赞》:则更关注社会人性与道德的警醒。

参考资料

  • 黄庭坚相关诗集
  • 《宋诗选》—对黄庭坚的生平与作品的分析
  • 研究黄庭坚与麒麟文化的学术论文

相关查询

谢周四秀才送酒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晋宫 题曹氏春江云舍 晚过浦西桥 过白鹤溪 子夜四时歌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读史十首 平原君 苏李泣别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丑八怪 猣禄 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优游自若 高字旁的字 简傲绝俗 鬥字旁的字 千载一合 墨刑 曰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远步 凤毛鸡胆 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蹑蹻担簦 衰白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