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22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唐代)皮日休
参佐三间似草堂,恬然无事可成忙。
移时寂历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床。
将近道斋先衣褐,欲清诗思更焚香。
空庭好待中宵月,独礼星辰学步罡。
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
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盆池有鹭窥蘋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江汉欲归应未得,夜来频梦赤城霞。
方朔家贫未有车,肯从荣利舍樵渔。
从公未怪多侵酒,见客唯求转借书。
暂听松风生意足,偶看溪月世情疏。
如钩得贵非吾事,合向烟波为五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斋,作者在这里尽享宁静而无所事事。诗人悠闲地烧松子,认真打理书桌,准备迎接诗思的到来。夜晚的庭院静待明月升起,独自向星辰致敬,学习道家哲学。诗人感到困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身穿粗布衣服,裁缝自己,追求道家思想。深夜里,柏树的叶子在灯下轻轻摇曳,清晨时分,只有一器云华在旁。池塘边有白鹭静静地观察着水面,石板上无人打扫桂花。江汉的归途似乎遥不可及,夜里频频梦见赤城的霞光。诗人穷困潦倒,没有车马,不愿意放弃荣华富贵去做樵夫和渔夫。对于朋友的饮酒之事,他并不在意,见客时只求借书。偶尔听见松风,觉得足够,偶尔看见溪水明月,世事显得疏远。诗人不在乎世俗的名利,愿意在烟波中钓鱼度日。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季常,号云溪,晚号天台山人,唐代诗人,擅长诗歌、散文和书法。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有个性,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创作于唐朝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隐居生活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纷扰的逃避和对道家哲学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浓厚的隐逸情怀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人在书斋中,身处一片宁静的环境,恬然无事,恰好反映了他对尘世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多次提到自然元素,如松风、溪月、白鹭等,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这种意象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追求的写照。在对道家思想的探讨中,诗人选择了简单的生活方式,以穿粗布衣、烧松子等具体细节表现了他对物质的无欲无求。
诗中还提到对友人饮酒之事的淡然态度,显示出他与世俗的距离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诗人在对名利的漠视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最终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理想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道家哲学的探讨,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松子”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生活的细腻与乐趣
C. 朋友的情谊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渴望名利
B. 追求简朴
C. 忽视社会
诗中提到的“空庭好待中宵月”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朋友的期待
B. 对自然的期待
C. 对财富的期待
答案:1. B,2. B,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