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别令狐补阙》

时间: 2025-05-02 12:28:18

诗句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18

原文展示

酬别令狐补阙
作者:李商隐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离别时节,夏天还未结束,而我已期盼着回来的秋天。那位修直谏的朋友,您又为我写下了赠行的诗篇。锦绣的诗句我知道不会有回报,青萍的事迹却让我心生疑虑。人生有通有塞,大家的安危都牵连在一起。警露时分,白鹤告别伴侣,蝉儿在风中依偎枝头。弹冠而来的人若是不问,扫门的时节又将来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惜别:珍惜离别的时刻。
  • 回途:返回的路程。
  • 直谏:直言劝谏,指对方忠诚直言。
  • 赠行诗:为送别而作的诗。
  • 锦段:美丽的诗句。
  • 青萍: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植物,象征平淡无奇的事物。
  • 通塞:指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 警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与警觉。
  • 弹冠:古代官员整理帽子的动作,象征出门赴任或出发。

典故解析:

  • 青萍:形容不被重视的事物,可能与李商隐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怀疑与不安。
  • 警露鹤:鹤是一种高洁的鸟,常用以象征高尚的情操,表达离别时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晚唐诗人代表。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酬别令狐补阙》写于李商隐与朋友令狐补阙分别之际,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它是在唐代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酬别令狐补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送别诗。李商隐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便将离别的时刻与季节的变换巧妙结合,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此句不仅描绘了时节的变化,也暗含着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展现了朋友的真诚与关心,修直谏者的身份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忠诚。诗中“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美丽的诗句无以回报,平凡的事物却令人怀疑,折射出对个人价值及社会地位的思考。

再看“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李商隐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境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关联,反映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安危与否常常难以预料。“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用自然景象隐喻人际离别的伤感,白鹤告别伴侣,蝉儿依偎枝头,情感愈发浓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最后一句“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揭示了官场的冷漠与无情。诗人以弹冠为引,暗示即便是有志于仕途的人,也难以逃避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惜别夏仍半:离别之际,夏季尚未结束,表达对时光的珍惜。
  2. 回途秋已期:期盼秋天的到来,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3. 那修直谏草:提到朋友的直言劝谏,表现其忠诚与真诚。
  4. 更赋赠行诗:表达朋友为其写送别诗的情谊。
  5. 锦段知无报:美丽的诗句却无法回报,展现内心的无奈。
  6. 青萍肯见疑:对平凡事物的怀疑,反映出诗人的不安。
  7. 人生有通塞:人生有顺利与阻碍,强调人生的变幻。
  8. 公等系安危:强调大家的安危彼此关联,人生的无常。
  9. 警露鹤辞侣:借助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感伤。
  10. 吸风蝉抱枝:蝉依偎在枝头,隐喻孤独与依恋。
  11. 弹冠如不问:若是官场冷漠,出门时的无奈。
  12. 又到扫门时:暗示现实的无情与生活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警露鹤辞侣”,用鹤与露水比喻离别的伤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季节变换象征人生的无常,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生命的蓬勃。
  • :象征成熟与思考,暗示离别与归来。
  • :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出离别的情感。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奈,表达孤独感。
  • 青萍:象征平凡事物,反映出诗人的怀疑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酬别令狐补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商隐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警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白鹤
    b) 蝉
    c) 清晨的露水
    d) 夏天的阳光

  3. 诗中“人生有通塞”意指什么?
    a) 生活的丰富多彩
    b) 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历史的变迁

答案:

  1. c) 李商隐
  2. c) 清晨的露水
  3. b) 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但李商隐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勃则更多展现出对未来的期许与豪情。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与李白《送友人》: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李商隐的则充满了细腻与深邃的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夕烽 宿赞公房 归雁 绝句 听杨氏歌 远游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郑驸马宅宴洞中 双枫浦(在浏阳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胡马依风 圆缺 爿字旁的字 帝宫 反文旁的字 包含妪的词语有哪些 被发徒跣 寥寥 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十二金牌 断简遗编 言字旁的字 金篦刮目 呻恫 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楛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