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7:34
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
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
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
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停下船桨,在青枫树旁的小溪边,双树的枫叶早已凋落。
我自己感到衰老和无力,却不知大材小用之道。
浪花拍打着我的纱帽,水边的苔藓被风吹得摇曳。
江边的土地有主人,我只得暂时借用这片天的清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诗风严谨,关注民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双枫浦》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在浏阳游历时,感受到自然景象的凋零与自身的衰老,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双枫浦》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感受的作品。通过描绘枫树的凋落和自身的衰老,杜甫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诗开篇“辍棹青枫浦”,通过停船的动作,暗示诗人停下了匆忙的生活,开始细细品味周遭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而“双枫旧已摧”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无情的感知,双枫树的凋零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对生命易逝的象征。接下来的句子中,杜甫自省“自惊衰谢力”,表现出他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不安,甚至感到自己作为栋梁材的无用,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与挣扎。
诗中的意象如“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不仅描绘了江边的生动景象,更传达出一种飘渺与无常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一句“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则表现出一种对归属的渴望,诗人虽感叹生命的无常,但内心依然期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
这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自然描写,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与智慧。
全诗围绕衰老、无常和归属感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态度。
《双枫浦》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青枫浦”指的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