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0:09
《丁香结》
作者: 陈允平〔宋代〕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
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
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
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
勾引。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
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
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
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妆台前,尘埃满布,心情闲适地摇着歌扇,感受着金井旁碧梧树下的秋风。她听到豆虫在低语,伴随着她的孤独,墙边的莓子也显得苍翠湿润。她想起了宋玉,感到凄凉与悲秋,恨在此时此刻难以忍受。莲塘中的风露渐渐侵入她的粉妆,红衣已经落尽,心中只剩勾引的思绪。她记起舞蹈结束时弯弓的情景,几度被柳树围绕着的花阵。酒薄却愁绪浓,脸上泪痕与霞光交融,月眉的香气依然存在。她对着秦镜,发现自己依旧缺失,心中暗自结下无尽的愁肠。她想念那纤细的腰肢,都是为了相如而日渐消瘦。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著称,其诗常涉及爱情、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创作背景:
《丁香结》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波动的时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此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丁香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凄凉秋季中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尘拥妆台的意象,立即传达出了作者的内心沉重与对往昔的怀念。翠闲歌扇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宁静与优雅,但随着“豆虫声小”的出现,诗人的孤独感逐渐显露。通过对环境的细致刻画,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孤寂,仿佛置身于那段美好的回忆中。
接下来,诗人提到宋玉,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心中的惆怅。莲塘的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失落的情感。整首诗中,酒薄愁浓的描写恰如其分地突出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夜晚的孤独感在“月眉香晕”中更显得明显。最后的“念纤腰柔弱”,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对亲情与爱情的渴望与思念,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结合环境与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