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6:37
台城路 张芝浦太史端卿招集妙相庵赏芍药兼为马雨农学使同年恩溥饯别
作者: 薛时雨
钟山树秃台城圯,南朝更无遗寺。
渺矣吴宫,岿然鲁殿,一角楼台孤峙。
阇黎旧址。看古佛低眉,似含铅泪。
漫感兴亡,放怀且作习池醉。
龙华几逢胜会。眼前冠盖集,佳兴何似。
易老莺花,难联香火,薄暖轻寒天气。
繁华逝水。喜梵宇春长,尚留婪尾。
只恐将离,促人愁绪起。
全诗翻译:
钟山的树木已经枯萎,台城的遗址已然荒凉,南朝的寺庙更是无一留存。吴宫的风光渺小,鲁殿依旧巍峨,孤零零的楼台屹立在一角。阇黎(僧侣)昔日的旧址上,看那古佛低下眉头,似乎在含着铅泪。感慨历史的兴亡,不妨放怀畅饮,沉醉一番。龙华寺的盛会几度相逢,眼前的车盖云集,何曾有过这样的欢愉?时光易逝,莺花难再,薄暖与轻寒交替的天气让人感到惆怅。繁华如流水般逝去,虽喜爱那春天常驻的梵宇,但仍然留有未尽的怅惘。只恐即将离别,更加促使人心中的愁绪涌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昔日繁华的回忆与当下现实的对比之时,因好友离去,借赏花之际表达离别的惆怅与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钟山及台城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并将此情融入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之中。诗人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景物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而是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载体。诗中“渺矣吴宫,岿然鲁殿”通过对比,突显了南朝的繁华已成往事,时光荏苒,唯有孤独的楼台屹立。阇黎的旧址、古佛的低眉,赋予了诗歌一种沉重的历史感,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凋零。
在离别的情景中,诗人通过“漫感兴亡,放怀且作习池醉”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历史带来了沉重的思考,但他仍愿在此刻放下忧愁,尽情享受当下。最后的“只恐将离,促人愁绪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时刻总是让人心生不舍,愁绪难以平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友人即将离别的惆怅,以及在此情此景中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钟山”是指哪里?
A. 南京
B. 北京
C. 苏州
D. 西安
“阇黎”指的是?
A. 古代帝王
B. 僧侣
C. 文人
D. 商人
诗中“繁华逝水”意指什么?
A. 繁华如流水般逝去
B. 水流动很快
C. 繁华与水无关
D. 生活如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