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4:04
少日才高户大,
暮年酒对诗豪。
且教儿童精选,
谁能奴仆命骚。
年轻时才华出众,家世显赫;
到了晚年,饮酒吟诗对酬。
不如教导孩子们精选诗篇,
谁能甘心做命运的奴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阮亭,晚号天池隐者,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既有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晚年生活的自省。通过对儿童教育的呼吁,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望与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才华与家世,展现了他曾经的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到了晚年,饮酒吟诗的生活似乎成为了一种消遣,反映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到要教导儿童挑选诗篇,这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寄语,更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不甘心做命运的奴仆,而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人生的责任感。
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与对命运的掌控,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诗人年轻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奴仆命骚”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自我反思与对教育的强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