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2:12
易学纷纷各著书,
独于师说着功夫。
涪翁旧传七分止,
邵子先天一画无。
不遣耆英陪讲读,
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黄策方施用,
姑可藏山待后儒。
各家易学纷纷出版书籍,
唯独听从老师的教导去学习。
涪翁的旧传只止于七分,
邵子所讲的先天之理则没有图画可寻。
不让年长的优秀人才来陪伴讲解,
只留下文句教给学生。
如今黄策的方法正在使用,
姑且将其藏于山中,等待后来的儒者来学习。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山农,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多变。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学术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易学研究现状的思考和对教育传承的忧虑,反映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尊重与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的易学研究,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易学纷纷各著书”,表明当时易学的繁荣与多样性,然而接下来的“独于师说着功夫”则暗示了在纷繁的书籍中,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仍需通过师父的教导才能掌握。涪翁和邵子的提及,反映出诗人对古代传承的重视,但又对其内容的局限性表示担忧。最后几句通过“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表达了对教育方式的批评,认为单纯的书本教育无法真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全诗布局严谨,情感深邃,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学术道德和教育理念上的追求。
全诗反映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教育现状的批判,表达了希望通过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涪翁”指的是哪位学者?
A. 邵雍
B. 刘克庄
C. 涪陵的学者
D. 黄帝
诗中提到“不遣耆英陪讲读”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A. 传统教育的重要性
B. 现代教育的缺陷
C. 学术研究的繁荣
D. 学生的学习态度
“即今黄策方施用”中的“黄策”指什么?
A. 一种书籍
B. 一种理论或方法
C. 一位学者
D. 一种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