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24
原文展示:
补种杉松径已成,泥乾尘净正堪行。
草芽并作伤心碧,只欠先生屐子声。
白话文翻译:
补种的杉松小径已经形成,泥土干净,尘土也净,正好适合行走。
草芽一起冒出,显得伤心的碧绿,只缺少老师您鞋子的声音。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屐子声”暗示着对友人同行的渴望和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及文学家,因其诗歌风格清新明快而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庚戌年正月,正是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诗人约同舍友游西湖,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共游的期待。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六》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补种杉松径已成”引入,描绘出春天的生机,杉松的种植使得小径更加生动,泥土干净、尘土清新,营造出一种适合游玩的环境。接着,诗人以“草芽并作伤心碧”表达了春草的生长,虽然一片生机盎然,却隐含了些许伤感,似乎在暗示人事的无常。最后一句“只欠先生屐子声”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声音的缺失象征了友谊的缺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美丽与人际关系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通过“草芽并作伤心碧”赋予草芽感情,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屐子声”则通过声音的意象,增强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六》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以自然为背景,表现情感,但杨万里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