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0:13
雨催杖屦却瀀回,卷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雨水催促着我的拐杖和鞋子,让我不得不回去,卷起了窗帘,眼前顿时开阔。
十里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镜子,柳树梢头外驶来一艘小船。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湖光山色,展现了一种恬静自然的美。诗中“十里湖光”可视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自然、明快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湖之际,伴随细雨滋润的自然环境,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自然的感受和对游玩的愉悦心情。诗人在游湖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湖光的恬静和柳树的柔美,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细雨初晴、湖光潋滟的美丽场景。诗人通过“雨催杖屦”的开篇,带出了一种催促感,表现出他在雨中行走的场景,随着“卷上疏帘眼顿开”的描写,瞬间展现了湖面如镜的平静与美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十里湖光平似镜”更是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湖面波光粼粼的动人景象。
“柳梢梢外一船来”则通过对柳树和小船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动感。小船的出现使得静谧的湖面多了一份生机,给人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既突出了自然的美丽,又传达了诗人游玩时的愉悦心情,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所展现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游山玩水的向往与享受,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
诗中“十里湖光平似镜”中的“镜”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疏帘”是指什么?
诗人是在哪种天气条件下游湖的?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更注重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前者以豪放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象著称,而后者则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湖面,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