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45
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
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
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在秦朝的时候,桃树遍布山坡,骑着鹿的先生降临到了这里。
道路尽头,溪水边上遇见了土地稀少的地方,门口通往内里,见到了更多的天空。
荒凉的泉水,破旧的简牍,朱砂的颜色黯淡无光,古老的塔楼,残破的经文,篆书的字迹模糊不清。
听说开元时期的斋醮日,天亮时,移行的漏壶中,天子亲自来过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在游览降圣观时,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自然之美,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诗中“秦时桃树满山坡”以桃树的盛开象征着和谐与繁荣,展现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通过“骑鹿先生”引入道教的元素,表现出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崇敬。
“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一句,展现了山水的奇妙与诗人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沉醉与内心的宁静。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荒凉的泉水和残破的古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最后一句提到的“开元斋醮日”,则是对唐代盛世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辉煌时期的向往与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人在描绘自然与人文时,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哲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骑鹿先生”象征什么?
A. 诗人自己
B. 道教高人
C. 皇帝
D. 普通百姓
“荒泉坏简朱砂暗”中的“荒泉”指什么?
A. 清澈的泉水
B. 破旧的泉水
C. 美丽的泉水
D. 人工的泉水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描写
B. 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否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