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14:30
闻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清月在南端。
听说清明节快要到了,春日的庭院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美丽。
白天游玩也不觉得厌倦,夜晚的风物更是值得一看。
北斗星的斗柄刚刚开始转动,梅花香气在暗中渐渐消散。
无需点燃华丽的蜡烛,清亮的月亮已经在南边升起。
作者介绍:孙逖(约700-76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洛阳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孙逖在寒食节前夕所作,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习俗。诗中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这首诗以清明前夕的春日傍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心境。首句“闻道清明近”点明了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春庭向夕阑”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庭院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诗中“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欣赏,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值得观赏的景致。而“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则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如北斗星的转动和梅花的香气,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最后两句“无劳秉华烛,清月在南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无需人为的光亮,自然的月光已经足够美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宁静安详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春日傍晚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 A. 梅花开放 B. 北斗星转动 C. 太阳升起 D. 风停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城市的向往 D.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