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隐园诗》

时间: 2025-05-03 23:07:41

诗句

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07:41

原文展示:

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白话文翻译:

我原本是尘世之外的人,功名对我来说微不足道。 因为寻找一个隐居的小园,突然看到群花盛开。 过去的梦境仿佛还能记得,灵性的契合在这里得以实现。 总有一天我会挂起朝服的冠带,回到山岩前赏月。

注释:

  • 僕本尘外士:僕(pú),我;尘外士,指超脱尘世的人。
  • 功名若毫末:功名,指官职和名声;毫末,极微小的部分。
  • 因寻小园隐:因,因为;小园隐,指隐居的小园。
  • 忽见群芳发:忽,突然;群芳,指各种花。
  • 昔梦宛可记:昔梦,过去的梦;宛,仿佛。
  • 灵契方兹达:灵契,指心灵的契合;方,才;兹,这里。
  • 会须挂朝缨:会须,总有一天;挂朝缨,指辞官归隐。
  • 归弄岩前月:归,回到;弄,赏玩;岩前月,指山岩前的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绛(生卒年不详),字希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寻求隐居之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超然态度,将功名视为微不足道。接下来的“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描绘了作者在寻找隐居之地时偶遇的美丽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后两句“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的深刻联系,而“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则表达了他最终归隐的决心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作者自称为尘外士,表明他对世俗的超越,将功名视为微不足道。
  2.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作者寻找隐居之地,偶然间发现了盛开的花朵,增添了诗的意境。
  3.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过去的梦境仿佛还能记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契合。
  4.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作者决心辞官归隐,回到山岩前赏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功名若毫末”将功名比作微小的毫末,强调其微不足道。
  • 拟人:“群芳发”将花朵拟人化,仿佛它们在欢迎作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作者通过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尘外士、毫末、小园隐、群芳发、昔梦、灵契、朝缨、岩前月。
  • 详细解释:尘外士象征超脱世俗,毫末象征微不足道,小园隐象征隐居之地,群芳发象征自然美景,昔梦象征过去的理想,灵契象征心灵的契合,朝缨象征官职,岩前月象征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A. 功名 B. 隐居 C. 自然 D. 官职 答案:A

  2. 诗中的“群芳发”指的是什么? A. 群山 B. 群花 C. 群鸟 D. 群鱼 答案:B

  3. 作者最终的愿望是什么? A. 做官 B. 隐居 C. 旅行 D. 写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

诗词对比:

  • 谢绛的《小隐园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谢绛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强调对官场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绛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谢绛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司马倅解组送行 足弱二首 负暄 王大卿挽诗 喜杨方叔见访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 秋园谩赋呈方叔 编猥作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 足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势如劈竹 卖爵鬻官 包含纶的成语 精真 蹈籍 大者为栋梁 深闭固拒 有攸 折节下谋士 匕字旁的字 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堆金叠玉 韋字旁的字 呪文 魚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