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0:37
春景 介山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念旧情何及,逃虚理不还。
不因求介子,安识是何山。
公子何恩怨,羁臣自险艰。
巅崖苍莽外,烟雨有亡间。
就使身豺虎,宁当火蒯菅。
年年寒食雨,天亦为潺湲。
全诗翻译:
怀念旧情何以追及,逃避空虚的道理又不能返回。不因追求介子,怎么能知道这是何山呢?公子之间有什么恩怨,羁绊的臣子自知艰辛。在巅峰的苍莽之处,烟雨中有着无尽的迷茫。即便身如豺虎,也宁愿面对火焰中的蒯菅。年年寒食时节的雨,天也为之潺湲而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山水景色,情感细腻,常融入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春景 介山》是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旧时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念旧情何及”引出思乡之情,感叹往日情感的不可追溯,接着“逃虚理不还”则揭示了人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无奈。诗中提到的“公子何恩怨”,让人想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和难解,尤其是在权力与忠诚之间的挣扎。接下来的“巅崖苍莽外,烟雨有亡间”则通过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助,正如在困境中人们的挣扎。
后半部分的“就使身豺虎,宁当火蒯菅”则反映出诗人对自我的一种激励,即使身处险境,也要勇敢面对。最后以“年年寒食雨,天亦为潺湲”结尾,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寒食节的雨水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一种深沉的思绪。
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蕴含着对人情世故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旧情的留恋,具有深刻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与对旧情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人事的深刻反思,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介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介之推
B. 介子推
C. 介子公
D. 介子文
“年年寒食雨”中的“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寒食节
诗中用“身豺虎”比喻的含义是什么?
A. 孤独
B. 凶猛
C. 无助
D. 坚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两首诗,可以看到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