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3:07
品令(闻莺)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满庭芳草。更昨日落红如扫。
绿阴正似人怀抱。一声睍完,春色何曾老。
幸自不须人起早。寂寞如相恼。
旧时闻处青门道。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
满庭芳草生机盎然,回想昨日落花如同被扫去的碎片。
绿荫正如人们的怀抱,春色怎会变得苍老?
幸好我不需要早起,独自一人感到寂寞像是心中有些不快。
往昔在青门道旁的景象,禁烟的时候,柳树下的人家是多么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渊,号蓉洲,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南宋,晚年生活在江南。他的词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优雅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感受春日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品令(闻莺)》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首句“满庭芳草”给人以清新之感,生机勃勃的草坪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生机,而“更昨日落红如扫”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落花的凋零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令人感慨不已。
接下来的“绿阴正似人怀抱”,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仿佛春天的绿荫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令人感到无比舒适。然而,随之而来的“幸自不须人起早”,却让人意识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独自一人的生活似乎与春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旧时闻处青门道”,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禁烟的宁静与柳下人家的美好更是让人感到惆怅。
整首词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怀念,使得这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意味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满庭芳草”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落红如扫”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往昔的怀念通过哪个意象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品令(闻莺)》更侧重于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强调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女性心灵深处的情感,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