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25
我家住锡麓,君家住吴城。
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
相逢一笑间,共作京华客。
君今忽归去,别我将晨征。
怀哉旧猿鹤,写此丘壑情。
丘壑不可恋,宜奋青云志。
长安三月春,沽酒待君至。
我家住在锡麓,您的家在吴城。
我们相距不过百里,坐船一天就能到。
您正值青春年少,而我却已白发苍苍。
相逢时我们相对一笑,都是京城的客人。
如今您突然要回去,我将于早晨启程。
思念那旧日的猿鹤,写下这份丘壑的情怀。
然而丘壑并不可恋,应当奋发志向青云。
长安的三月春天,我在等着您来喝酒。
王绂(1494年-1550年),字伯懋,号云逸,明代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画,诗风清新洒脱。王绂生于明代中期,曾任职于地方政府,因其才华和品德受到尊重。
此诗写于王绂的友人苏性的归乡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青春易逝和追求理想的感慨。
王绂的《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是一首典型的抒怀诗,展现了诗人在友人归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开篇两句以地理位置引入,鲜明地展现了两位友人之间的亲近关系。诗中“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形象地描绘了两人虽相隔不远,却因生活的忙碌而难以相聚的情景。
接下来的“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青春与年老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惆怅。诗人以“相逢一笑间,共作京华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即便身处繁华都市,友谊的温暖依然令人感动。
在“君今忽归去,别我将晨征”中,诗人以“晨征”暗示即将开始的新旅程,象征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与向前推进。接下来的“怀哉旧猿鹤,写此丘壑情”则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丘壑不可恋,宜奋青云志。长安三月春,沽酒待君至”则强调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呼唤志向与理想,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青春及理想的深刻思考。
我家住锡麓,君家住吴城。
诗人通过地名引入,表明两者的亲近与分别。
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
描绘了两者虽近在百里,却仍需舟行的孤独旅程。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
通过对比,表现出青春与老去的无奈。
相逢一笑间,共作京华客。
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共同生活的愉悦。
君今忽归去,别我将晨征。
表达了对友人归去的惋惜,以及即将开始新旅程的决心。
怀哉旧猿鹤,写此丘壑情。
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
丘壑不可恋,宜奋青云志。
强调应向前看,追求理想与目标。
长安三月春,沽酒待君至。
以长安春酒作结,表达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惋惜,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王绂的家乡是哪里?
A. 吴城
B. 锡麓
C. 长安
D. 京华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的旅程
C. 年龄
D. 春天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忧伤
D. 怀念
王绂的《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与李白的《送友人》在表达友谊与离别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诗歌更显豪放,王绂则更为细腻,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