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陌上花八首》

时间: 2025-04-28 06:38:21

诗句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8:21

陌上花八首

作者:晁补之 〔宋代〕

原文展示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歌声,传达出乐府诗的悲伤情感。回想当年在陌上看到花朵盛开的情景,歌声柔和而缓慢,何妨再缓一些呢?不要像东风那样急于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娘子:指年轻女子,这里指代歌唱的女子。
  • 乐府:古代一种诗歌体裁,常以歌词形式流传。
  • 芳菲:形容花草的美好景色,芳香四溢的样子。
  • 曼声:形容声音柔美悠扬。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但在此处用来比喻急促的归去。

典故解析:

  • 乐府: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常用于表达悲伤、愉悦等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 东风:在古诗中常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新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7年-1128年),字仲明,号庐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尤其以古体诗为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写就,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急促节奏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歌声,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诗中提到的“娘子歌”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对“芳菲”的回忆,表现出对于青春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是“曼声更缓何妨缓”一句,流露出一种希望慢下来的心态,渴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而最后一句“莫似东风火急归”,则是对生活急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安宁与缓慢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娘子歌传乐府悲:女子的歌声传递着乐府的悲伤情感,暗示她所歌唱的内容是与悲伤相关的。
  2. 当年陌上看芳菲:回忆起过去在田间看花开时的美好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3. 曼声更缓何妨缓:歌声柔和缓慢,诗人觉得这样的节奏没有关系,反而能让人更沉醉。
  4. 莫似东风火急归:不要像东风那样急着回去,暗示生活的急促与匆忙,渴望放慢节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急促的生活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歌声赋予了“曼声”的特质,表现出其柔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急促节奏的反思,强调了生活的珍贵与缓慢生活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娘子: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了生命的活力。
  • 芳菲:象征春天与生命的蓬勃,代表了美好的过去。
  • 东风:象征急促与匆忙,暗示生活中不应忽略的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娘子”指的是哪个角色?
    A. 老人
    B. 年轻女子
    C. 男子
    D. 小孩

  2. “芳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快乐
    C. 怀念
    D. 急促

  3.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急促
    C. 宁静
    D. 秋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陌上花八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然而,晁补之更侧重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白居易则通过草原的生长与凋谢反映人生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春晚寄微之 早出晚归 早夏游平原回 咏兴五首并序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饮散夜归赠诸客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穷猿失木 包含憬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唇竭齿寒 密不可分 比字旁的字 若有所亡 衣字旁的字 洿辱 包含珠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假母 骇人闻见 猊座 柔红 六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