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闳中顺之》

时间: 2025-07-27 03:09:39

诗句

黄卷翛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乾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09:39

原文展示:

《答闳中顺之》
作者:晁补之
黄卷翛然遇古人,
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乾文举尊中酒,
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
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
不妨白雪和阳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古人相遇时的感慨,千年的遗恨在这一刻得以释怀。诗中提到的“久乾文举”指的是文人之间的交往和饮酒,表现出一种对渊明(陶渊明)的敬仰与追求,但同时也感到自己未能如他那样从容。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却难以忘却内心的孤独,诗人希望能在内心的沉思中找到自我。同时,诗中提到的“元和文”代表着美好的文学,象征着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

  • 黄卷:古书,象征古人智慧。
  • 翛然:闲适自在的样子。
  • 千秋遗恨:长久以来的遗憾。
  • 文举:指文人,含有名声和地位的意味。
  • 缨冠:指文人的装束,象征地位。
  • 元和文:可能指贾谊的《元和集》,代表文学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5—1125),字义山,号山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题材广泛,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交往、讨论文学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古人文学的尊敬和自己的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人在与古人相遇时,感受到千年的遗恨和未能实现的理想,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诗中提到的“久乾文举尊中酒”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文学的追求。诗中对渊明的虚负,隐含了对自己未能如陶渊明那样达到超然境界的遗憾。同时,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的“元和文似锦”则展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但文学仍然是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卷翛然遇古人:诗人闲适地翻开古书,仿佛与古人对话。
    2. 千秋遗恨一朝伸:长久以来的遗憾在这一刻得以释怀。
    3. 久乾文举尊中酒:饮酒作乐,交谈中感受到文化的深厚。
    4. 虚负渊明头上巾:虽有渊明的精神,但自己却未能达到。
    5. 缨冠未暇念同室:沉浸于学问,未能顾及身边的人。
    6. 闭眼自欲观吾身:内心深思,想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审视。
    7. 幸有元和文似锦:感激文学的美好,给了自己慰藉。
    8. 不妨白雪和阳春:即使生活中有阴霾,也要欣赏春天的美好。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象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文学在心灵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黄卷:象征古代文化的智慧。
  • 千秋遗恨:代表历史遗留的情感与遗憾。
  • 渊明:陶渊明的象征,代表隐逸与自然。
  • 元和文:象征文学的美好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 A. 现代文学
    • B. 历史的智慧
    • C. 个人情感
    • D. 社会地位
  2. 诗人对渊明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敬仰
    • C. 无所谓
    • D. 批评

答案:1-B,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晁补之的这首诗更内敛,更多地反映了对个人理想与文化追求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系统的介绍与分析。

相关查询

怀人 勉斋号 续兰亭会补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诗 五人墓碑记 同友人吊江淹墓 静林寺古松 怀剡川故居 怀剡川故居 怀剡川故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想望风褱 包含吝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墙隈 杏花春雨 草字头的字 佯狂 戎事倥偬 包字头的字 制结尾的成语 包含曦的词语有哪些 日杒月减 走南闯北 误宠 数见不鲜 匕字旁的字 试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