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33
原文展示: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一篇幽愤时时读,风雨寒灯夜独亲。
白话文翻译:
我本打算离开困境,再次选择邻居, 生死突然分开,我们两个吟诗的身体。 百年间怎能预料到今天会相遇, 四海之内如何能再见到这个人。 吴地的花园里花儿已经凋谢, 楚山的坟墓上草儿空自生长在春天。 一篇充满幽怨和愤懑的诗,我时常读它, 在风雨交加、寒灯独照的夜晚,我独自亲近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高启为怀念已故友人同记室而作,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自身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高启得知亡友同记室去世后的悲痛中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表达了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吴地花园和楚山坟墓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生死离别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旧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亡友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拟出罝罗再卜邻”中的“罝罗”比喻什么? A. 困境 B. 自由 C. 邻居 D. 花园
诗中“死生俄判两吟身”表达了什么? A. 生死的分离 B. 吟诗的快乐 C. 身体的健康 D. 邻居的选择
诗中“吴地有园花已尽”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友情的消逝 C. 花园的美丽 D. 困境的结束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