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40:42
原文展示:
赠竹里子 高启 〔明代〕
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白话文翻译:
停船远望,林木迷蒙,我闲来吟咏淇澳之景。你的家看不见,只能听到烟雾中的鸟鸣。太阳落山,云影远去,雨后江水更深。若非怀抱清高节操,年末还有谁来寻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赠给友人“竹里子”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高节操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淇澳”地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又通过“烟中禽”的意象,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情感色彩。后两句“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则进一步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高启诗歌的清新风格和深邃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淇澳”地区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清高节操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期盼。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答案:A
诗中“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