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茅屋松声》

时间: 2025-05-04 10:53:04

诗句

草阁斜临野水隈,松声时过石窗来。

飘萧忽散飞空雨,荦确长惊殷地雷。

清和鸣弦生白石,远随行杖出苍苔。

诗人听此难成寐,醒尽虚堂昨夜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3:04

原文展示

草阁斜临野水隈,松声时过石窗来。
飘萧忽散飞空雨,荦确长惊殷地雷。
清和鸣弦生白石,远随行杖出苍苔。
诗人听此难成寐,醒尽虚堂昨夜杯。

白话文翻译

草搭建的阁楼斜斜地临靠着野外的河湾,松树的声音不时地穿过石窗传来。
飘忽的松声如同突然散开的空中雨滴,坚硬的松果落下时像惊动了地面的雷声。
清脆和谐的松声仿佛在白石上生出,远远地随着行走的杖子穿过苍苔。
诗人听着这些声音难以入眠,清醒地度过了昨晚的空堂。

注释

  • 草阁:用草搭建的阁楼,指简陋的居所。
  • 野水隈:野外的河湾。
  • 松声:松树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
  • 石窗:石制的窗户。
  • 飘萧:形容松声飘忽不定。
  • 荦确:坚硬的样子,这里指松果。
  • 殷地雷:形容松果落地声如雷鸣。
  • 清和鸣弦:形容松声清脆和谐,如同弦乐。
  • 生白石:在白石上产生,形容松声的清脆。
  • 行杖:行走时用的杖子。
  • 苍苔:青苔。
  • 虚堂:空旷的厅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创作颇丰,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草阁中,听着松声和自然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首联以草阁和野水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颔联和颈联通过松声的描写,将自然的声音转化为诗人的内心感受,松声的飘忽、清脆和谐,以及松果落地的声音,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因这些自然声音而难以入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情感投入。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阁斜临野水隈:描绘了诗人的居所,草阁斜斜地临靠着野外的河湾,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2. 松声时过石窗来:松树的声音不时地穿过石窗传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3. 飘萧忽散飞空雨:形容松声飘忽不定,如同突然散开的空中雨滴,形象生动。
  4. 荦确长惊殷地雷:坚硬的松果落下时像惊动了地面的雷声,形容松果落地的声音之大。
  5. 清和鸣弦生白石:形容松声清脆和谐,如同弦乐,在白石上产生,形容松声的清脆。
  6. 远随行杖出苍苔:松声远远地随着行走的杖子穿过苍苔,表达了诗人行走时对自然声音的感受。
  7. 诗人听此难成寐:诗人听着这些声音难以入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情感投入。
  8. 醒尽虚堂昨夜杯:清醒地度过了昨晚的空堂,表达了诗人因自然声音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萧忽散飞空雨”将松声比喻为空中雨滴,形象生动。
  • 拟人:如“荦确长惊殷地雷”将松果落地声拟人化为惊动地面的雷声。
  • 对仗:如“清和鸣弦生白石,远随行杖出苍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深刻体验和情感投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阁:简陋的居所,象征着诗人的隐逸生活。
  • 野水隈:野外的河湾,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松声:松树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石窗:石制的窗户,象征着诗人的居所的简朴。
  • 飘萧:形容松声飘忽不定,象征着自然的变幻无常。
  • 荦确:坚硬的松果,象征着自然的坚韧和力量。
  • 清和鸣弦:形容松声清脆和谐,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生白石:在白石上产生,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美丽。
  • 行杖:行走时用的杖子,象征着诗人的行走和探索。
  • 苍苔:青苔,象征着自然的古老和宁静。
  • 虚堂:空旷的厅堂,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草阁”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居所 B. 简陋的居所 C. 宫殿 D. 寺庙

  2. “飘萧忽散飞空雨”中的“飘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 B. 雨 C. 松声 D. 雷声

  3. 诗中的“荦确长惊殷地雷”形容的是什么? A. 松树 B. 松果 C. 雷声 D. 风声

  4. 诗中的“清和鸣弦生白石”形容的是什么? A. 松声 B. 风声 C. 雨声 D. 雷声

  5. 诗中的“醒尽虚堂昨夜杯”表达了什么? A. 诗人醉酒 B. 诗人难以入眠 C. 诗人孤独 D. 诗人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茅屋松声》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但李东阳的诗更加注重声音的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景色的描绘。
  • 李东阳的《茅屋松声》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感慨,而李东阳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明代诗歌研究》:对明代诗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 《古代诗歌鉴赏》:对古代诗歌进行了鉴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有长沙之命 东轩即事二首 其二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 发杭州有讶太遽者 后数日雪再作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其二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次韵富季申寄示 左冯翊寄东镇张致一兼简闻喜亲旧 登兰溪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联主义 握两手汗 雁比 怜孤惜寡 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颠逸 車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夏雨雨人 甘开头的成语 店都知 包含豆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有口难开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镸字旁的字 多历年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