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答少章》

时间: 2025-05-04 10:10:40

诗句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

蔚然霜雪後,不受江汉洗。

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

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辞抵。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

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

白头容北面,斯文分一体。

愧我无异闻,口阚不得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40

原文展示: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
蔚然霜雪後,不受江汉洗。
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
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辞抵。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
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
白头容北面,斯文分一体。
愧我无异闻,口阚不得启。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提到的“秦郎”是淮海一带的士人,才华横溢却难以成为弟子。经历了霜雪之后,自然界的美景不再被江汉的水洗刷。春天的田畦令人失望,只能在这里采摘一些芹菜和荠菜。自己因病而加速衰老,秋天的光景仿佛想要告别我。儒林中的文人们,挖掘出三界的本质。出入于官府之门,追求的只是米饭而非美酒。白发苍苍的我,面向北方,文人风范已经消散。为我没有任何特别的见闻而感到羞愧,口中难以启齿。

注释:

  1. 秦郎:指代淮海一带的士人。
  2. 才大难为弟: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追随。
  3. 蔚然霜雪后:经历霜雪之后的景象。
  4.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象征着宽广的水域。
  5. 春畦:春天的田地。
  6. 芹荠:一种野菜。
  7. 多病促余年:由于多病而加速衰老。
  8. 秋光欲辞抵:秋天的光景似乎想要与我告别。
  9. 儒林:指文人圈子。
  10. 银台门:指官府的门口。
  11. 为米不为醴:追求物质生活而非享乐。
  12. 愧我无异闻:因没有特别的见闻而感到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德明,号云溪,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学术和诗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次韵答少章》是在陈师道与友人交往过程中写成的,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世、才华和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以“秦郎淮海士”引入,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困境,暗示他虽才华出众,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接着,“蔚然霜雪后”描绘了经历寒冬之后的失落情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我价值的迷失。

春畦的描写则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却不尽如人意的失望,所采摘的“芹荠”象征着平凡的生活。诗中反复提到的“多病促余年”,流露出诗人对衰老与健康的忧虑,似乎秋天的光景也在暗示着生命的尽头。

最后几句通过对儒林文人的描绘,批判了当时文人的功利主义,强调追求物质生活的悲哀。诗人自觉无所作为,最终以“愧我无异闻”作为结尾,表达了自我反省的沉重与无奈。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刻的哲理,引发了对人生与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诗人通过自述表明自己的才华与境遇,感叹难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2. 蔚然霜雪后,不受江汉洗:经历了风雨洗礼后的景象,暗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3. 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表达了对理想的失落,尽管努力却只得平凡生活。
  4. 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辞抵:对健康的担忧和生命的无常感到无奈。
  5.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对当时文人追求物质的批判。
  6. 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强调生活的琐碎与功利。
  7. 白头容北面,斯文分一体:感叹年老后文人风范的消失。
  8. 愧我无异闻,口阚不得启:最终以自我反省收尾,表达羞愧之情。

修辞手法:

本诗多用对仗及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节奏感。如“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对仗工整,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冷漠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个人才能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失落。

意象分析:

  1. 秦郎:象征着有才华的人。
  2. 霜雪:象征了人生的磨难与考验。
  3. 春畦:象征理想与希望。
  4. 芹荠:象征平凡的生活。
  5.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6. 银台门:象征官场与物质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秦郎淮海士”中的“秦郎”指代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淮海的士人
    • C. 诗人的弟子
    • D. 自然景象
  2. “多病促余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健康的担忧
    • C. 对生活的满意
    • D. 对友谊的渴望
  3. “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说明了什么?

    • A. 诗人追求享乐
    • B. 诗人追求功名
    • C.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 D.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较,二者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但杜甫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陈师道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境遇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师道诗文集》

相关查询

寄进士卢休 病中题主人庭鹤 赠妓云英 送朗州张员外 姥山 金陵思古 送裴饶归会稽 扇上画牡丹 望思台 韩信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钟鼎人家 展眉解颐 拍掌称快 日字旁的字 盱衡大局 四子书 竭结尾的成语 禽困覆车 憩止 目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入室昻堂 目结尾的成语 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裒会 衬饭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