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4
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梦中。
游子马蹄难重到,故人尊酒与谁同。
山横翠后千重绿,蜡想歌时一烬红。
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
半年的时间在池边恨不得像浮萍一样漂泊,今天回想已是梦中的情景。游子骑马的脚步难以再回到故乡,故人的酒杯又和谁人共饮呢?山后绿意重重,蜡烛想起歌声时火焰一闪红光。从此你我在旅途中再无相见,麦子成熟时梅雨纷飞遍及江东。
这首诗中提到的“游子”与“故人”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离愁别绪。士人因科举考试而离开故乡,追求功名,常常面临断绝与故乡联系的痛苦。江东作为诗中提及的地方,代表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士人情怀。
作者介绍:罗隐(835年-901年),字少甫,号紫微,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乡思及对政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诗人作为进士,离开故乡参加应试,心中充满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寄进士卢休》是一首表现离愁的诗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以“池口恨萍蓬”开篇,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游子艰难重返故里的情景,凸显了离别带来的苦涩。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山色与蜡烛,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共饮的渴望与孤独感,最后总结出自己与故人的相见无望,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士人特有的情感与文化认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子”是指什么?
“半年池口恨萍蓬”中的“萍蓬”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寄进士卢休》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相似的主题,均表达了对离别和思乡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家国情怀,而罗隐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