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进士卢休》

时间: 2025-05-04 10:12:44

诗句

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梦中。

游子马蹄难重到,

故人尊酒与谁同。

山横翠后千重绿,蜡想歌时一烬红。

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4

原文展示:

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梦中。
游子马蹄难重到,故人尊酒与谁同。
山横翠后千重绿,蜡想歌时一烬红。
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

白话文翻译:

半年的时间在池边恨不得像浮萍一样漂泊,今天回想已是梦中的情景。游子骑马的脚步难以再回到故乡,故人的酒杯又和谁人共饮呢?山后绿意重重,蜡烛想起歌声时火焰一闪红光。从此你我在旅途中再无相见,麦子成熟时梅雨纷飞遍及江东。

注释:

  • 萍蓬:指浮萍,水面漂浮的植物,象征漂泊无定的生活。
  • 游子:指远行的人,常用以指代离乡在外的游子。
  • 尊酒:尊是酒器,这里指酒杯。
  • 蜡想:蜡烛的火光,想起歌声时闪烁的样子。
  • 麦秋梅雨:麦子收获的季节,梅雨时节,指的是江东的气候特征。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游子”与“故人”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离愁别绪。士人因科举考试而离开故乡,追求功名,常常面临断绝与故乡联系的痛苦。江东作为诗中提及的地方,代表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士人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835年-901年),字少甫,号紫微,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乡思及对政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诗人作为进士,离开故乡参加应试,心中充满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寄进士卢休》是一首表现离愁的诗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以“池口恨萍蓬”开篇,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游子艰难重返故里的情景,凸显了离别带来的苦涩。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山色与蜡烛,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共饮的渴望与孤独感,最后总结出自己与故人的相见无望,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年池口恨萍蓬: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与苦恼。
  • 今日思量已梦中:回忆往事,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游子马蹄难重到:指出游子难以返回故乡,强调了离别的痛苦。
  • 故人尊酒与谁同:质疑独自饮酒的孤独,渴望与友人共饮的情景。
  • 山横翠后千重绿: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故乡的美好。
  • 蜡想歌时一烬红:烛火与歌声的结合,象征着温馨的回忆。
  • 从此客程君不见: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惆怅。
  • 麦秋梅雨遍江东:以季节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离愁的绵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漂泊生活比作浮萍,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游子马蹄”和“故人尊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情感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士人特有的情感与文化认同。

意象分析:

  • 池水:象征故乡和宁静的生活。
  • 马蹄:象征离去与奔波,表现游子的辛苦。
  • :代表友情与相聚的欢愉。
  • 蜡烛:象征温暖与回忆,烘托孤独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游子”是指什么?

    • A. 诗人自己
    • B. 故人的孩子
    • C. 远行的人
    • D. 乡里的小孩
  2. “半年池口恨萍蓬”中的“萍蓬”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水景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上渔者》张志和

诗词对比: 《寄进士卢休》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相似的主题,均表达了对离别和思乡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家国情怀,而罗隐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解佩令 早春听云居寺僧弹琴 解佩令 酒怀 解佩令 解佩令 解佩令 养疴劳山饭店,赋答亲知 解佩令 咏柳 解佩令 解佩令 解佩令 依秋体十日词之九 解佩令·见玉簪花,凄然有作,时仲弟殁已五阅月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御世 包含咀的词语有哪些 百废待兴 问牛及马 牙字旁的字 井原西鹤 含冤抱痛 包含枸的词语有哪些 敬时爱日 旡字旁的字 绵幂 红定 兰桂齐芳 包含狈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恶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