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中题主人庭鹤》

时间: 2025-05-06 02:47:22

诗句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稻粱且足身兼健,何必青云与白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22

原文展示:

病中题主人庭鹤
作者:罗隐
辽水华亭旧所闻,
病中毛羽最怜君。
稻粱且足身兼健,
何必青云与白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身患重病的诗人对主人所饲养的鹤的关切与怜惜。诗人提到曾经听闻辽水和华亭的美景,而在病中,他更加怜爱这只鹤。诗人认为,稻谷和粱米的丰足已经能够让人安康,何必再追求那青云白云的高远呢?

注释:

  • 辽水:指辽河,古代重要的水系。
  • 华亭: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毛羽:鹤的羽毛,象征着美丽与高洁。
  • 稻粱:稻米与粟米,这里指吃的粮食。
  • 青云与白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季长,号梦阮,晚唐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罗隐的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现了他在病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对庭中鹤的观察,反思生活的意义,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只庭中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学。诗的开头提到辽水和华亭,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绪,暗示着诗人曾经的美好记忆。而在病中的他,心中对这只鹤的关注更显得深刻和真切。鹤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长寿,诗人将其与自身的病痛相对比,突显出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粮食的丰足足以维持健康,不必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隐含着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一种朴实的生活哲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还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辽水华亭旧所闻

    • 诗人回忆起辽水与华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2. 病中毛羽最怜君

    • 身为病人,诗人对主人的鹤表现出特别的怜惜,暗示自我处境的无奈。
  3. 稻粱且足身兼健

    • 诗人指出,生活中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保持健康,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感。
  4. 何必青云与白云

    • 质疑追求高远理想的必要性,表达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云与白云”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隐喻:鹤象征高洁的理想,与现实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在病痛中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美丽与长寿,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稻粱:象征着平凡与满足,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辽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辽河
    • C. 黄河
    • D. 珠江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珍视平凡生活
    • C. 怀念过去
    • D. 对比高低
  3. “青云与白云”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自然风光
    • D. 友情

答案:

  1. B. 辽河
  2. B. 珍视平凡生活
  3. B. 理想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关系,展现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两首诗均在不同的境遇中探索生命的意义,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悲壮,而罗隐则趋于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 《罗隐诗文集》

相关查询

桂林还珠洞 苏慕遮 追和严内翰诸公寿和斋易翁六十诗 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 其三 游苏子美沧浪故园 粉盐豆 与致政孔千兵 己丑秋之京旅途口占二首 其一 晨起抵京 再次还鹤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相纠 肉袒牵羊 自字旁的字 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遍宇 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绿叶成荫 辛字旁的字 龙钟老态 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嘲风弄月 活天冤枉 凑集 陵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