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9:10
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
还家问节候,知到上巳辰。
山县何所有,高城闭青春。
和风不吾欺,桃杏满四邻。
旧友适远别,谁当接欢欣。
呼儿命长瓢,独酌湘吴醇。
一酌一朗咏,既酣意亦申。
言筌暂两忘,霞月只相新。
裴子尘表物,薛侯席上珍。
寄书二傲吏,何日同车茵。
讵肯使空名,终然羁此身。
他年解桎梏,长作海上人。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我从京城来到华阴,独自在水亭旁饮酒,寄托我的思念给裴六和薛八。 我日夜忙于公务,难得休息,已在三秦(指陕西)待了很久。回到家中想问候亲友,知道今天正是上巳节。 山间有什么呢?高城关上禁闭着青春的岁月。和煦的春风不会欺骗我,桃花和杏花遍布四邻。 旧友们正好远离,谁来接我欢欣的心情呢?我呼唤儿子拿来长瓢,独自品尝湘江的美酒。 每饮一杯便吟唱一首,酒酣兴起,情意更显。暂时忘却了渔筌,霞光和明月显得格外新鲜。 裴子所赠的尘世之物,薛侯席上的珍贵佳肴。寄信给两位傲吏,不知道何时能同坐车中。 怎能只求空名,我终究被束缚在这里。希望有朝一日能解开桎梏,长久地做一个在海上漂泊的人。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生活。
这首诗写于三月三日,作者从京城到华阴,表现了其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独酌的方式,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自然描绘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节日里,独自饮酒,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忙碌的公务为引,设定了一个现实的背景,接下来则通过回乡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和对节日的期待。
其中,诗人通过描绘春风、桃杏相映的景象,传达出一份生机与希望。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叹旧友远离,独自一人的寂寞与惆怅。酒是诗人的伴侣,既是独酌的乐趣,也是情感的寄托。通过一酌一咏,诗人释放了内心的情感,逐渐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强烈的对自由的向往,结尾处提到“他年解桎梏,长作海上人”,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情怀。这种诗风不仅具备了个人的细腻情感,也折射出社会的普遍心态,在唐代的诗歌中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旧友的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上巳节”是什么?
诗人独自饮酒时,呼唤谁来拿长瓢?
诗人希望将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