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8:23
原文展示:
飘蓬不归根,而我还故里。有食即可安,何必土风美。岂非俗缘故,堕此胶漆底。艰关一月程,况复携老稚。囊空畏途远,蓐食常夜起。人生贵适意,奔走殊未已。俟有三径资,吾生恐无几。
白话文翻译:
像飘飞的蓬草不回根,而我却回到了故乡。只要有食物就可以安心,何必追求美好的风土人情。难道不是因为世俗的原因,陷入了这种黏稠的困境。艰难的路程需要一个月,更何况还带着老人和孩子。囊中羞涩,害怕路途遥远,常常在夜里起床吃简单的食物。人生最重要的是舒适自在,但奔波却从未停止。等到有了足够的资金,恐怕我的生命也所剩无几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后,终于回到故乡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归乡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飘蓬不归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而“而我还故里”则表达了归乡的喜悦。诗中“有食即可安,何必土风美”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只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就足够了,不必追求外在的美好。“岂非俗缘故,堕此胶漆底”则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满,认为正是世俗的原因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舒适自在生活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奔波的生活并未停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归乡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归乡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舒适自在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归乡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飘蓬不归根”比喻的是什么? A. 漂泊不定的生活 B. 归乡的喜悦 C. 简单的生活 D. 世俗的束缚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美好的风土人情 B. 简单的生活 C. 舒适自在的生活 D. 奔波的生活
诗中“岂非俗缘故,堕此胶漆底”表达了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