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5:09
除夜有怀
作者:孟浩然 〔唐代〕
五更钟漏欲相催,
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
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
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
相思那得梦魂来。
在五更时分的钟声催促下,四季的气息交替往复。帐内的残灯刚刚熄灭,炉中的香气已然化作灰烬。渐渐地看到春天逼近芙蓉花的枕边,忽然感到寒气消散了竹叶杯中的酒。守岁之夜,家家户户应该都还未入睡,而我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守岁”是中国古代除夕的传统习俗,象征着辞旧迎新。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古人对时间流逝和亲情的深刻感悟。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除夜有怀》创作于除夕之夜,诗人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团圆的渴望。
《除夜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除夕诗,孟浩然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的开头,以“五更钟漏欲相催”引入,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催促,营造出一种紧迫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帐内的静谧与孤独,残灯和灰烬象征着过去的结束与新的开始。随着“渐看春逼芙蓉枕”的出现,诗人似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不仅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也是对未来的期待。然而,竹叶杯中的酒仍显得寒冷,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上的孤独。最后一句“相思那得梦魂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诗人无奈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孟浩然对岁月流转与亲情牵挂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亲情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新旧交替之际的内心挣扎与思索。
“五更钟漏欲相催”中的“五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相思那得梦魂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静夜思》(李白)与《除夜有怀》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后者则结合了时间的流逝与新年的到来,展现了更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