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8:55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苏轼
保康桥上夜观灯,
喝石岩前夏饮冰。
莫把山林笑朝市,
老夫手里有乌藤。
在保康桥上,我夜晚观赏灯火,
在石岩旁,我一边饮酒,一边消暑解渴。
不要嘲笑山林的清静与安宁,
我手中握着乌藤,心中自有一番乐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保康桥和石岩的自然景观,使诗人感受到宁静和自在,体现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身处逆境、被贬谪之时。在这种背景下,苏轼选择以自然景观为题,表现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保康桥和石岩作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夏夜场景。诗人在桥上观赏灯火,饮着冰冷的饮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对夜晚灯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莫把山林笑朝市”则展现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反思与超然。这里不仅是对城市繁华的批判,更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一句“老夫手里有乌藤”,则是一种自我解嘲,表达了自己虽被贬谪,但仍有独特的快乐与满足。这反映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在逆境中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整首诗构思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社会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保康桥”位于哪个省?
A. 湖北
B. 四川
C. 浙江
D. 湖南
诗人对“朝市”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讽刺
C. 无所谓
D. 依赖
“老夫手里有乌藤”中的乌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淡泊
D.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