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25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苏轼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
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在灵寿山上,扶着孔光的手,
在菊潭边,饮酒与伯始相聚。
虽然说是闲适的草木,
可我怎能乐于承受这样的耻辱。
一时偶然收获的东西,
却在千载之后留下伤痕。
海南岛上没有良好的植物,
野果却叫做黄子。
坚韧瘦弱,花样繁多,
这天生的材料任我倚靠。
唉,我刚开始剪裁,
世人或许因此而使用它。
贵在从老夫的手中,
与先生的品德相配。
一起返回故乡,
不愧是仙人的枸杞。
本草中枸杞也称为仙人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感情,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脱俗的风格,也有豪放奔放的气魄。
这首诗作于苏轼与朋友子由(苏辙)庆祝生日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和长寿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植物象征了祝福与希望。
苏轼的这首诗通过黄子木拄杖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子由生日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草木虽然看似平常,但在诗人眼中却承载着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诗的开头提到灵寿和孔光,暗示了智慧与长寿的结合,接着通过饮酒的场景渲染出友谊的温暖。中间的对比则引发了对世事的感慨,生命的短暂与草木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尊重。结尾部分将自己与黄子木相提并论,既是自谦,也是对友谊的美好期待,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与乐观。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大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黄子”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灵寿扶孔光”中的“孔光”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