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时间: 2025-05-11 01:19:25

诗句

淋漓十幅草兼真,玉立如山老健身。

梦裹赤猿真月纪,舆前白凤似年辰。

将寻贺老船虚返,欲近要离烈可亲。

忍死来还天有意,免称圣代杀文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19:25

原文展示

淋漓十幅草兼真,玉立如山老健身。
梦裹赤猿真月纪,舆前白凤似年辰。
将寻贺老船虚返,欲近要离烈可亲。
忍死来还天有意,免称圣代杀文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心俱佳的老者,像山一样挺拔健壮。在梦中,赤猿和明月交织,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前方的白凤,则似乎在预示着新的年岁。诗人希望能再次与老朋友相聚,但又感到心中无奈,似乎与他亲近却又要离去。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希望能在死后得到天的眷顾,以免被称为“圣代”中被杀的文人。

注释

  • 淋漓:形容精神饱满,形象生动。
  • 玉立:比喻人身材高大挺拔。
  • 赤猿:白话文中可能指一种猴子,寓意美好的梦境。
  • 白凤:象征吉祥和美好,可能指代一个重要的时刻或朋友。
  • 贺老:可能是指一位老朋友或老师。
  • 忍死:表达诗人对生死的思考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为挽一位已故友人而作,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政治压制的无奈和对自由创作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苏轼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坚持。诗中“淋漓十幅草兼真”描绘了友人的风采,接着用“梦裹赤猿”与“白凤”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象征着诗人对友人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在“将寻贺老船虚返”中,诗人希望能再次与友人相聚,但又感受到与朋友的距离,内心充满矛盾和无奈。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思考与对文人命运的担忧,让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淋漓十幅草兼真:描绘了老者的精神饱满,身姿矫健。
  • 玉立如山老健身:比喻老者的身材高大,健康有力。
  • 梦裹赤猿真月纪:梦境中交织的赤猿和明月,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舆前白凤似年辰:前方的白凤,象征着新的时光和希望。
  • 将寻贺老船虚返:表达对老朋友的思念和希望重聚的愿望。
  • 欲近要离烈可亲:感到亲近却又无法相聚的矛盾心理。
  • 忍死来还天有意:对生死的思考,希望能在死后得到眷顾。
  • 免称圣代杀文人: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期盼文人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者比作山,表现其坚定与高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赤猿、白凤等意象的使用,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艺术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苏轼作为文人的无奈与坚守。

意象分析

  • 赤猿:象征着灵动与自由,可能代表了友人的精神。
  • 白凤:象征吉祥与美好,预示着美好未来的希望。
  • :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分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字是什么?

    • A. 子瞻
    • B. 子文
    • C. 子明
  2. 诗中提到“白凤”象征什么?

    • A. 吉祥
    • B. 祸害
    • C. 旅行
  3. “忍死来还天有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死的恐惧
    • B. 对自由的渴望
    •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A. 子瞻
  2. A. 吉祥
  3. C. 对友人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但风格迥异,苏轼更为细腻,李白则豪放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轼传》

相关查询

风入松 其七 风入松 其五 风入松 其四 风入松 其三 风入松 其二 风入松 平韵十七首 其一 风入松 闲居 风入松 希成置酒南园池畔花树下 风入松 风入松 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民和年丰 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狷固 付东流 又字旁的字 鹄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包含意的成语 摇头摆尾 文渊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性命攸关 炊开头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振怒 四海飘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