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35
答道素上人别
作者: 皎然 〔唐代〕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黄鹤有逸翮,翘首白云倾。
欲为山中侣,肯秘辽天声。
蓝缕真子褐,葳蕤近臣缨。
以兹夺尔怀,常恐道不成。
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
一性研已远,五言功更精。
从君汗漫游,莫废学无生。
忍草肯摇落,禅枝不枯荣。
采采慰长路,知吾心不轻。
幻情有去住,真性无离别。
留取老桂枝,归来共攀折。
春天的色彩洒满了远方的道路,我在寂寞的闽中漫步前行。碧水何其渺小,白云也显得格外轻盈。离别的人无法再相望,黄昏的芳洲上,情绪愈发浓厚。黄鹤展翅高飞,仰望着白云倾斜的方向。我想成为山中的伴侣,愿意隐秘辽阔天空的声音。身着蓝色粗布衣服,身旁花草葱郁,近臣的缨带显得生机盎然。因而夺走了你我的情怀,常常担心修行的道路无法成就。在我的门下弟子中,名声不亚于惠休。一性专注已久,五言诗的功力更加精湛。跟随你游历,应当不辜负无生的学习。忍耐草木的摇落,禅枝在风中不枯萎而繁荣。采摘些花草以慰长路,知晓我的心意并不轻浮。幻觉的情感有去有留,而真实的情性却没有离别。留取老桂树的枝条,归来时共同攀折。
作者介绍:皎然(约750-800年),字义方,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江苏省。皎然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曾与王维、孟浩然等人齐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
《答道素上人别》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开篇的“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即刻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在春色中行走,既是对自然的陶醉,也是对离别的感伤。碧水与白云的意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纯净情感,虽不可再相望,却依然在心中留存。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元素,如“黄鹤有逸翮”,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想象力,也反映出他向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后半部分进一步探讨了对真性与幻情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珍贵的情谊。结尾“留取老桂枝,归来共攀折”,象征着希望与重聚的愿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哲理思考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离别
B. 自由
C. 忍耐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冷漠
B. 热爱
C. 忧伤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