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3:15
得舍弟书
作者: 姚合 〔唐代〕
亲戚多离散,三年独在城。
贫居深稳卧,晚学爱闲名。
小弟有书至,异乡无地行。
悲欢相并起,何处说心情。
亲戚朋友多已离散,三年我独自在这座城市里。
生活贫困,深夜安稳地躺卧,晚年学习却喜欢闲适的名声。
小弟寄来书信,却在异乡无处可行。
悲欢交织而起,我在哪里可以倾诉我的心情呢?
本诗虽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流动性和个体的孤独感。诗人在繁华的城市中感受到亲戚间的疏离与孤独,恰如当时许多文人所面临的处境。
姚合(约780-842),字子瑾,号希逸,唐代诗人,生于今天的山西省。姚合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绘生活与自然,情感细腻,尤其擅长五言古诗。
《得舍弟书》是在唐代社会变动与个人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得舍弟书》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在城市孤独生活的人的内心世界。首联“亲戚多离散,三年独在城”直接表露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在都市的喧嚣中,亲戚的离散让他倍感失落,三年的独处更是加深了这种感受。
接下来的“贫居深稳卧,晚学爱闲名”,诗人以朴实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现实的接受与无奈。虽有晚年的学习,但更多的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名利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小弟有书至,异乡无地行”则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的无奈与孤独。即便有书信传来,远隔千里仍无法相聚,情感的交流也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一句“悲欢相并起,何处说心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悲与欢交织,心情无处诉说,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对亲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变化中对内心情感的无奈与挣扎。
诗中提到“亲戚多离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情的浓厚
B. 对亲情的失落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拥抱名利
C. 淡泊名利
D. 反对名利
“小弟有书至”中的“书”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信件
C. 文章
D.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