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瀑布》

时间: 2025-05-06 02:59:05

诗句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05

原文展示:

瀑布 江为 〔唐代〕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白话文翻译:

庐山位于正南面,自古以来就听说这里有瀑布。 它从万里之外奔流向大海,从千寻高的白云中垂落。 那寒冷的水声总是传得很远,神奇的水流谁能分辨其源头。 除了天台山的瀑布,其他平缓的流水都无法与之相比。

注释:

  • 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瀑布:指庐山上的瀑布,如著名的“三叠泉”。
  • 万里朝沧海:形容瀑布水流长远,最终汇入大海。
  • 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千寻形容极高。
  • 寒声:指瀑布落下时发出的冷冽声音。
  • 灵派:指瀑布的水流,因其神奇壮观而被称为“灵派”。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有著名的瀑布。
  • 平流:指平静的流水,与瀑布的壮观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通过对瀑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欣赏。诗中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神奇的特点,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界力量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神奇。首句点明地点,引出瀑布的古老传说。次句用“万里朝沧海”和“千寻出白云”来形容瀑布的宏伟和高度,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对瀑布声音和水源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瀑布的神秘和不可捉摸的特性。最后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庐山瀑布的独特和非凡,使其在众多瀑布中脱颖而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点明地点和主题,引出瀑布的古老传说。
  2.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瀑布的宏伟和高度。
  3.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描述瀑布的声音和水源,强调其神秘和不可捉摸。
  4.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通过对比,突出庐山瀑布的独特和非凡。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万里朝沧海”和“千寻出白云”,用夸张的手法增强瀑布的壮观感。
  • 对比: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天台”和“平流”,突出庐山瀑布的独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布:象征着力量和壮观。
  • 万里:象征着遥远和宏大。
  • 千寻:象征着高度和神秘。
  • 寒声:象征着冷冽和深远。
  • 灵派:象征着神奇和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瀑布位于哪座山? A. 泰山 B. 庐山 C. 华山 D. 黄山 答案:B

  2. 诗中用“万里朝沧海”形容瀑布的什么特点? A. 高度 B. 宽度 C. 长度 D. 声音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天台”是指哪座山? A. 天台山 B. 泰山 C. 庐山 D. 华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是描绘庐山瀑布的诗作,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诗人的豪情。
  • 苏轼《题西林壁》:虽然不是直接写瀑布,但通过对庐山的描绘,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江为的《瀑布》:两者都描绘了庐山瀑布,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江为的诗则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江为的诗作,可以了解更多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查询

秋闺怨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班婕妤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浪淘沙(木樨开时雨) 春晚五首 宫词三十三首 游庐山将归有作二首 和都运龙图二首 远如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涩于言论 暴露无遗 徒废唇舌 新亭堕泪 折鼎覆餸 包含碧的成语 若开头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守礼 止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纡朱曳紫 枒杈 贝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莱比锡 陈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