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25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作者:葛立方 〔宋代〕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却呼三翼舟,击汰舞绡翠。
苇蒲纷已扫,奁鉴莹新剂。
持此寿诸公,空缸一沉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同舍友人游览西湖的愉快心情。诗中提到,不会因为庾公的名声而受到尘世的干扰,也不会因为刘舎人那种腻味的风格而感到厌烦。七位壮汉在此游玩,草木的气息却让人觉得不快。即使攀登也足以令人感到疲惫,赏景的兴致尚未达到极致。于是大家呼叫三翼的船只,划动船桨,像舞动的翠鸟一样。岸边的芦苇已经被清扫,湖面如镜一般清澈。持着酒杯祝福诸位朋友,尽情畅饮一醉方休。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水乡景色。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同舍友人游览西湖的过程中,表达了在美丽自然中享受友谊与乐趣的心情,反映了宋代文人游览之风。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游玩时的快乐,语言轻松幽默,意境清新。诗的开头提及庾信与刘长卿,带有一种对古人的敬仰与自我调侃,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接着,作者描绘了游玩的情景,七位壮汉在草木间游荡,虽然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却又有些不快,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随着诗情的深入,作者呼唤船只,划水时如舞动的翠鸟,这样的比喻让整个画面活跃起来,生动地表现了水上游玩的乐趣。最后的部分则是对友情的描绘,举杯祝酒,尽情畅饮,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传递出一种洒脱与欢愉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不障庾公尘”中的“障”意为?
A. 障碍
B. 担心
C. 影响
D. 保护
诗中提到的“七丈夫”指的是?
A. 七个朋友
B. 七个诗人
C. 七种动物
D. 七种植物
“击汰舞绡翠”形容的是?
A. 船只的轻快
B. 风的轻柔
C. 水的清澈
D. 鸟的欢快
答案:
将《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对比。
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作品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人的情感,而葛立方的诗则更突出游玩的乐趣及与朋友间的欢愉。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