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9
原文展示:
半夜寻幽上四明,
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
何处玉箫吹一声。
白话文翻译:
在半夜时分,我悄悄地寻幽而上四明山,
用手攀着松树和桂花,仿佛触摸到了云朵。
我们彼此呼唤,已经来到无人之境,
不知道哪里传来一声玉箫的悠扬乐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35年-约799年),字子容,号逸人,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施肩吾游览四明山时的夜晚,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倾向于隐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登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半夜寻幽”,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诗人手攀松树、桂花,感受自然的亲切与美好,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氛围。
接下来的“相呼已到无人境”,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虽身处幽静之地,但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与欢愉。最后的“何处玉箫吹一声”,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音乐的悠扬与自然的宁静交织在一起,令人心驰神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人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自然环境
C. 热闹的聚会
“何处玉箫吹一声”中“玉箫”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音乐之美
C.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