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7:24
陇首欲看飞去云,
槎头安得卷轻轮。
流乌不转天边日,
乘马犹知果下人。
空渴魏台冰在并,
从悲楚客泪缘巾。
炎炎赫日偏憎老,
眼耳昏聋半塞尘。
在陇山之巅想要看那飞去的云朵,
在木筏之上又怎能卷起轻盈的轮子呢?
流云不再转动天边的日头,
骑马的人也仍然能知道果实何时落下。
空腹渴望的魏台上,冰水在并州流淌,
悲伤的楚国旅客泪水浸湿了手巾。
炎炎烈日偏偏对老者深感厌恶,
眼睛和耳朵昏沉如同被尘土堵塞。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明,号天池,江苏镇江人,北宋著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擅长五言、七言,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秋天的回忆之际,秋天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常常使人产生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及其带来的思考。开头两句“陇首欲看飞去云,槎头安得卷轻轮”,描绘了一个人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的云彩,表达了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但又感到无能为力,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流乌不转天边日”,将流云与日头相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空渴魏台冰在并”一句,描绘了在炎热夏日中,渴望得到清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清凉和安宁的渴望。而“从悲楚客泪缘巾”则将情感与景象结合,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悲伤。最后的两句“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聋半塞尘”,通过描述老年人对烈日的厌惧和感官的麻木,传达出对衰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孤独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自由、清凉与安宁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陇首”指的是哪里?
“流乌不转天边日”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悲楚客”指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