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4:07
苏武艰穷只四篇,
五言风格到今传。
节旄零落都无咏,
枉在胡中十九年。
苏武在艰难困苦中只写下了四篇诗作,
他的五言诗风格至今仍在流传。
他手中的节旄已经凋零,却没有人来吟咏,
白白在胡地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使者,被匈奴俘获,伊始他不屈服,忍受了长达十九年的艰苦生活。最终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回到了汉朝,成为了忠义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四篇诗作,指的是苏武在困境中所作的诗,表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
作者介绍:梅尧臣,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常以人事和自然为题材,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是诗人对古代忠贞不屈的苏武的追忆和感慨,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及对艰难处境中坚持信念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武在异域的艰苦经历,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精神。诗的开头提到苏武的四篇诗作,反映出他虽身处困境,但仍然能够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信念。梅尧臣通过“艰穷”和“传”两个关键词,强调了苏武所经历的逆境与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价值。接下来的“节旄零落”则生动描绘出苏武孤独的处境,手中的旗帜不仅象征着身份,也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然而在异乡却无人吟咏,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情感。全诗结尾“枉在胡中十九年”则是对苏武漫长岁月的叹息,凸显了他在异域的孤独和无助,令人感受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悲剧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层层递进的手法,展现了忠诚与坚持的主题,发人深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苏武的描写,表达了忠诚与坚韧的精神,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呈现出一种对英雄孤独命运的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武在胡地生活了多少年?
诗中提到苏武只写了多少篇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梅尧臣的《书李学士北使集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慨,前者突出了忠诚与坚韧,后者则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