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39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我庭有素鸡,翎羽白如脂。
日所虑狂犬,未尝忧孽狸。
暝栖向檐隙,朝啄循阶基。
每先乌鸟鸣,不失风雨时。
唯吾囷廪薄,尚汝稻粱遗。
昨宵天气黑,阴物恣所窥。
潜来衔搏去,但觉声音悲。
开门俾驰救,已过墙东陲。
呵叱不敢食,夺然留在兹。
涌血被其颈,呷嗋气甚危。
皓臆变丹赤,霞翅两离披。
悯心欲之活,碎脑安能治。
委瘗从尔命,孰忍姜桂为。
犹看零落毛,荡濧随风吹。
念始托兹地,蒙幸信可知。
充庖岂云患,度日无苦饥。
如何遇凶兽,毒汝曾不疑。
斯事义虽小,得以深理推。
邓生赐山铸,未免终馁而。
人道尚乃尔,怆焉聊俛眉。
我院子里有只白鸡,羽毛洁白如脂。
我日常担心的是狼狗,却从未想过狸猫的危害。
它晚上栖息在屋檐的缝隙,早上啄食沿着台阶。
每次听到乌鸟鸣叫,总能准确判断风雨时节。
可我家的粮仓太少,留给你的仅有稻米和粮食。
昨夜天色阴沉,阴暗的东西随意窥视。
它悄悄地来,咬住你的脖子,听到的只有悲伤的声音。
我打开门想要救你,却发现它已经跑过东墙。
我呵斥它不敢再吃,却遗留在这里。
鲜血涌出脖子,微弱的气息非常危险。
白色的胸膛变得血红,翅膀也摔得两边展开。
我心里希望你能活下来,但你的头已经碎了,怎么能治愈呢?
只好埋葬你,谁忍心用姜桂香料呢?
我仍然看到掉落的羽毛,随风飘荡。
我想起当初把你托付于此,感到很幸运。
为了一口吃的,难道说充实厨房就没有忧患吗?
怎么会遭遇凶兽,难道你曾经不怀疑?
这件事虽然微小,却可以推理出深刻的道理。
邓生得山铸造的东西,最后也难免饿死。
人道之理大致如此,感慨万千,低下眉头。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诗人,性情温和,擅长田园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的生活中,表达了他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生存斗争的深思。
《伤白鸡》通过对一只白鸡遭遇凶兽袭击的描写,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无奈。诗人以白鸡为引子,表现了对生命的悲悯和对自然法则的感悟。开头几句描绘了白鸡的纯洁与安宁,接着转入对狂犬的担忧,这种对比使得后续的悲剧更加突显。尤其是“涌血被其颈,呷嗋气甚危。”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白鸡的绝境,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诗中反映的不仅是对白鸡的哀悼,更多的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深刻思考。梅尧臣通过这一微小的事件,引申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诗的最后,感叹人之常情,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白鸡的遭遇,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存法则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我庭有素鸡”中的“素鸡”指的是什么颜色的鸡?
A. 黑色
B. 白色
C. 红色
答案: B. 白色
诗中提到的“狂犬”象征着什么?
A. 友好
B. 危险
C. 美丽
答案: B. 危险
诗人对白鸡的感情是:
A. 无所谓
B. 悲悯
C. 高兴
答案: B. 悲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梅尧臣的《伤白鸡》的详细解析与解读,期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