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时间: 2025-08-03 04:23:13

诗句

相逢月下是瑶台,藉草清樽连夜开。

月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4:23:13

原文展示:

饥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相逢月下是瑶台,藉草清樽连夜开。
月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相逢,仿佛置身瑶台,借着草席,清酒在夜里畅饮。
当月光和阳光照耀下,酒醒后应该满地都是残酒,唯有那饥饿的鹤在啄食莓苔。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宁静的地方。
  • 藉草清樽:用草席铺成的清酒樽,表示饮酒的清雅。
  • 月日:指月亮和太阳,表示时间的流逝。
  • 饥鹤:指饥饿的鹤,象征孤独与无奈。
  • 莓苔:苔藓上的野果,表示自然的幽静与清淡。

典故解析: “瑶台”常用来指代仙境,受道教文化影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饥鹤”则常用来象征人们在享乐之后的空虚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质,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的创作受到了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相聚之时,借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孤独感的反思,背景中可能夹杂着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月下相聚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雅而又略显孤独的气氛。首句“相逢月下是瑶台”,以瑶台的意象引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如同仙境般的宁静和愉悦。而“藉草清樽连夜开”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这宁静的夜晚,饮酒作乐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欢愉。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突然转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酒醒之后的空虚感。“月日酒醒应满地”,这里的“满地”不仅是酒渣的意象,也象征着人们在欢乐后留下的空虚与无奈。最后一句“空令饥鹤啄莓苔”,饥饿的鹤象征着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暗示着人们在享乐之后,依然无可奈何地面对生活的现实。

整首诗在欢愉与孤独之间游走,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逢月下是瑶台:在月光下相聚,仿佛置身于瑶台仙境。
  2. 藉草清樽连夜开:用草席席地,畅饮清酒,夜色中尽兴而欢。
  3. 月日酒醒应满地:月光和阳光下,酒醒后满地都是酒渣。
  4. 空令饥鹤啄莓苔:唯有饥饿的鹤在啄食苔藓,象征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相聚的场景比作瑶台,渲染了美好与仙境般的意象。
  • 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美好聚会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月光、酒、饥鹤等意象,展现出欢愉与孤独的辩证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象征欢愉与放纵,同时也隐含了醉后空虚的情感。
  • 饥鹤:象征孤独与对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仙境与美好
    C. 贫穷与孤独
    D. 战争与悲伤

  2. “月日酒醒应满地”中的“满地”指的是什么? A. 酒渣
    B. 花瓣
    C. 叶子
    D. 尘埃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在月夜饮酒的题材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豪放与个性,而苏轼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集》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鹧鸪天(张园作) 重叠金·壬寅立秋 酹江月·夜凉 鹊桥仙·春情 清平乐·宫怨 南乡子·冬夜 冯氏书斋小松二首 入塞 赠龙阳尉马戴 署中答武功姚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亏污 生荣殁哀 貝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气势磅礴 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异口同辞 求端讯末 黽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包含振的词语有哪些 轧忽 愣眼巴睁 包含鹑的词语有哪些 初晨 弃俗出家 兴戎动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